首页 > 古诗词

【酬陈校书见寄】_赵希迈 | 宋代

【酬陈校书见寄】作者:赵希迈 朝代:宋代

[酬陈校书见寄]酬陈校书见寄原文

日长松院静,孤坐对残编。
雨久波平岸,山高烧接天。
春酲茶可解,诗病药难痊。
独喜君清政,南中客共传。

[酬陈校书见寄]诗词问答

问:酬陈校书见寄的作者是谁?答:赵希迈
问:酬陈校书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希迈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希迈

[酬陈校书见寄]赵希迈酬陈校书见寄 书法图

【酬陈校书见寄】_赵希迈 | 宋代
酬陈校书见寄书法作品

[酬陈校书见寄]参考注释

[酬陈校书见寄]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酬陈校书见寄]残编

残缺不全的书。 元 成廷珪 《夜思》诗:“青灯细雨三更梦,白首残编万古心。” 明 文徵明 《寄黄泰泉学士》诗:“残编空復淹 司马 ,当路何人荐《子虚》!”

[酬陈校书见寄]高烧

指体温在39°C以上。也叫[高热]

天啊!他发高烧了

[酬陈校书见寄]春酲

春日醉酒后的困倦。 唐 元稹 《襄阳为卢窦纪事》诗之三:“犹带春酲嬾相送,樱桃花下隔帘看。”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二折:“虚飘飘半衾幽梦,困腾腾一枕春酲。” 清 陈维崧 《误佳期·偶作》词:“枕上春酲犹害,楼上东风偏大。”

[酬陈校书见寄]诗病

(1).谓好诗成癖。 唐 司空图 《即事》诗之五:“此生诗病苦,此病更萧条。”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二折:“我须不是为酒忘家,见如今因诗受贬,酒债是寻常事,诗病是平生愿。我为甚远流身万里,因此上怕吟诗百篇。”

(2).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如蜂腰、鹤膝等八病。 宋 刘攽 《中山诗话》:“诗有诗病、俗忌,当避之。”参见“ 八病 ”。

[酬陈校书见寄]南中

(1).指 川 南和 云 贵 一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魏书·李寿传》:“ 寿 ,字 武考 。初为 雄 ( 李雄 )大将军,封 建寧王 ,以南中十二郡为 建寧国 。” 唐 王勃 《蜀中九日》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参阅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2).指 岭 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 吕兴 ,深覩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 李善 注引《吴志》:“ 交阯郡 吏 吕兴 等杀太守 孙諝 ,使使如 魏 。” 宋 杨万里 《明发龙川二绝》之一:“北人不识南中瘴,只到 龙川 指似君。”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四:“又言 泉州 有红牙大戟树,其大数围,南中之所无,而 泉 人所不知者。”

(3).泛指南方,南部地区。 唐 王建 《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宋 陈善 《扪虱新语·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莟笑花、闍提花、渠那异花之类。”《檮杌闲评》第四二回:“那基址正在 岳墓 之左, 断桥 之右……真是宇内无双景,南中第一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踰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於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復归艺菊。”

[酬陈校书见寄]共传

谓大家都传诵或称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 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共传收 庾信 ,不比得 陈琳 。”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共传 滇 神出水献,赤龙拔鬚血淋漓。”

,

【酬陈校书见寄】_赵希迈 | 宋代
  • 【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_杨万里 | 宋代
  • 【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_杨万里 | 宋代 >> 【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_杨万里 | 宋代...

    【酬陈校书见寄】_赵希迈 | 宋代
  • 【水调歌头】_曹冠 | 宋代
  • 【水调歌头】_曹冠 | 宋代 >> 【水调歌头】_曹冠 | 宋代...

    【酬陈校书见寄】_赵希迈 | 宋代
  • 【次李公谨美人行见寄】_洪咨夔 | 宋代
  • 【次李公谨美人行见寄】_洪咨夔 | 宋代 >> 【次李公谨美人行见寄】_洪咨夔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