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_庾信 | 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原文

定律零陵玉管。
调钟始平铜尺。
龙门之下孤桐。
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珪。
山精所以奉璧。
涤九川而赋税。
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
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检封禅。
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石。
足扬光于载籍。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诗词问答

问: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书法图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_庾信 | 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书法作品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参考注释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定律

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事物之间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零陵

古地名。在今 湖南 宁远 东南。相传 舜帝 葬于此。《史记·五帝本纪》:“﹝ 舜 ﹞南巡狩,崩於 苍梧 之野,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裴駰 集解引《皇览》:“ 舜冢 在 零陵 营浦县 。”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管》:“昔 章帝 时, 零陵 文学 奚景 ,於 冷道 舜祠 下得生白玉管。” 吴恭亨 《诸将》诗之一:“鬼责人非事可知, 零陵 一旅起参差。”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玉管

亦作“ 玉琯 ”。1.玉制的古乐器。用以定律。《汉书·律历志上》“竹曰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礼乐器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旧唐书·音乐志三》:“律周玉琯,星迴金度。”

(2).泛指管乐器。 北周 庾信 《赋得鸾台》诗:“九成吹玉琯,百尺上瑶臺。” 宋 辛弃疾 《菩萨蛮·和夏中玉》词:“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一折:“是谁将玉管吹,我这里潜身在花下听。”

(3).毛笔的美称。 隋 薛道衡 《咏苔纸》:“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殷勤玉管传深意,顒望着霜红暗题。”《群音类选·点绛唇·相思》曲:“挑银灯,拂锦牋,摘玉管,磨穿砚,写了俏姻缘。” 清 蒋春霖 《鹧鸪天》词:“临玉管,试琼甌,醒时题恨醉时休。”

(4).竹的美称。 唐 韩琮 《风》诗:“凉飞玉管来 秦 甸,暗褭花枝入 楚 宫。”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叶翦兰罗碎,茎抽玉琯端。”

(5).山岩名。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始知 书字巖 之即为 玉琯 ,而此为 九疑山 之中也。”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调钟

击钟,调弄乐器。《陈书·徐陵传》:“九州之歌,登於司乐, 虞 夔 拊石, 晋 旷 调钟,未足颂此英声,无以宣其盛德者也。”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铜尺

铜制的律尺。古代用以量较乐器,又可依以为准,铸铜律吕以调声韵。《晋书·律历志上》:“ 始平 掘地得古铜尺,岁久欲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故 阮咸 讥其离声,后人验其铜尺。”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文心雕龙>斟诠》:“铜尺,铜铸之尺,用以量较古乐器,又可依古尺为准,铸铜律吕以调声韵。”《隋书·律历志上》:“一 周 尺:《汉志》 王莽 时 刘歆 铜斛尺。 后汉 建武 铜尺。 晋 泰始 十年 荀勗 律尺,为 晋 前尺。 祖冲之 所传铜尺。”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龙门

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孤桐

(1).特生的梧桐。《书·禹贡》:“ 嶧 阳孤桐。” 孔 传:“孤,特也。 嶧山 之阳,特生桐,中琴瑟。”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堂咏桐》:“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餘。”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孤桐韜响,惟均雨露之濡; 泗 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 明 高启 《题陈节妇》诗:“妾本孤桐断作琴,一絃只作一絃音。”

(2).因 峄阳 孤桐中琴瑟,故后以“孤桐”为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於 峄山 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极清亮。 唐 王昌龄 《琴》诗:“孤桐祕虚鸣,朴素传幽真。髣髴絃指外,遂见初古人。” 宋 黄庭坚 《听崇德君鼓琴》诗:“月明江静寂寥中,大家敛袂抚孤桐。” 宋 陆游 《长相思》词:“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鸣石

(1).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山海经·中山经》:“﹝ 长石之山 ﹞其西有谷焉,名曰 共谷 ,多竹, 共水 出焉,西南流注于 洛 ,其中多鸣石。” 郭璞 注:“ 晋 永康 元年, 襄阳郡 上鸣石,似玉,色青,撞之声闻七八里,即此类也。” 袁珂 校注:“鸣石,盖磬石之类。 郭 説 襄阳郡 上鸣石,见《晋书·五行志》。”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鸣石出 华阴 ,虚桐採凤林。”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轮。”

(2).使山石发出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鸿晨惊以响湍,泉夜下而鸣石。”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河灵

神话传说中的 黄河 水神 巨灵 。亦泛指河川之精灵。 汉 扬雄 《河东赋》:“ 河灵 矍踢,爪 华 蹈 衰 。”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羽调曲四》:“ 河灵 於是让珪,山精所以奉璧。” 倪璠 注:“言山川之精灵出此珪璧宝物也。”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早貽芳于闺范,宜应祷於 河灵 。”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山精

(1).传说中的山间怪兽。《淮南子·氾论训》“山出梟阳” 汉 高诱 注:“梟阳,山精也。人形,长大,面黑色,身有毛,足反踵,见人而笑。”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山精如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藏。” 唐 中宗 《石淙》诗:“水炫珠光遇泉客,巖悬石镜厌山精。”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诗:“燐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黄雅林》:“先 恭王 每以山精野狐目之,然平时未尝不嘉其忠告,交谊仍如故也。”

(2).药草名。术的别名。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朮,一名山蓟,一名山精。故《神药经》曰:‘必欲长生,长服山精。’”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衣裁野薜緇尘浄,饭试山精石鼎蒸。”

(3).药草名。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奉璧

战国 赵惠文王 得 楚 和氏 璧, 秦昭王 致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易璧。时 秦 强 赵 弱, 惠文王 恐 赵 予璧而 秦 不予城, 蔺相如 愿奉璧前往,曰:“城入 赵 而璧留 秦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 赵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即以“归赵”、“奉璧”等比喻物归原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兴儿 道:‘老兄不必着慌!银子是小弟拾得在此,自当奉璧。’”《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那 谈尔音 看了看就嚷起道:‘这还了得!这个大柬断不敢当,奉璧!奉璧!’”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友人之代为清理废纸者,不遑细察,竟与他种信札,同遭毁弃,以致无从奉璧,实不胜歉仄。”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九川

九州的大河。《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 孔 传:“决九州名川,通之四海。”《国语·周语下》:“决汨九川,陂障九泽。”一说指九条河川。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羽调曲》:“涤九川而赋税,乘 三危 而纳锡。”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叙》:“九川行地,溯学海而波澄;三台烛天,指文星而度正。”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赋税

(1) 田赋及各种捐税的总称

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依照法律或习俗征收的款项,尤指应付给政府的费用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三危

(1).三件可危之事。《淮南子·人间训》:“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 三危 既宅。” 孔 传:“ 三危 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 舜 流 共工 於 幽州 ,放 驩兜 於 崇山 ,杀 三苗 於 三危 ,殛 鯀 於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 三危 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 甘肃 敦煌 三危山 即古 三危 。一说在 甘肃 岷山 之西南。一说在 云南 。参见“ 三危山 ”。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纳锡

入贡。《书·禹贡》:“九江纳锡大龟。” 孔 传:“龟不常用,锡命而纳之。”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涤九川而赋税,乘 三危 而纳锡。” 宋 王安石 《同王濬贤良赋龟得升字》:“自从九江罢纳锡,众渔贱弃秋不登。”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北里

(1).古舞曲名。《史记·殷本纪》:“ 帝紂 ……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 妲己 , 妲己 之言是从。於是使 师涓 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2).称委靡粗俗的曲乐。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亦将有才人妙妓,遗世越俗,扬北里之流声,绍阳阿之妙曲。”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濮上北里,迭奏迭起。”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关雎》之乱,则桑中为雋。”

(3). 唐 长安 平康里 位于城北,亦称 北里 。其地为 * 所在地。后因用以泛称娼妓聚居之地。 唐 孙棨 《<北里志>序》:“诸妓居 平康里 ……比常闻 蜀 妓 薛涛 之才,必谓人过言,及覩 北里 二三子之徒,则 薛涛 远有惭德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祐》:“同时 崔涯 亦工诗,与 祐 齐名,颇自行放乐,或乘兴 北里 。” 清 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之一:“新声 北里 迴车远,爽气 西山 拄笏通。”

(4).北面的里巷。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南邻击鐘磬,北里吹笙竽。”《陈书·废帝纪》:“逆贼 华皎 ,极恶穷凶……其家口在北里尚方,宜从诛戮,用明国宪。” 唐 李贺 《箜篌引》:“北里有贤兄,东邻有小姑。”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六穗

一茎生六穗的嘉禾,古人视为一种祥瑞。《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导一茎六穗於庖,牺双觡共柢之兽。” 李善 注:“一茎六穗,谓嘉禾之米。”《南齐书·祥瑞志》:“﹝ 永明 ﹞十年六月, 海陵 齐昌县 获嘉禾,一茎六穗。”《隋书·音乐志上》:“道我六穗罗八珍,洪鼎自爨匪劳薪。”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江淮

(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

(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唯 粤 中则不特与朔方絶异,即较之 江 淮 ,亦甚悬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军兵分东西,追剿各军愈追愈远愈加劳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饷源却愈益短绌难办。”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阳湖 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淮,读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检封

缄封,封藏。《后汉书·祭祀志论》:“故牲用犊,器用陶匏,殆将无事於检封之间,而乐难攻之石也。”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金绳

(1).黄金或其他金属制的绳索。(1)用以编连策书。《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南齐书·高帝纪上》:“披金绳而握天镜,开玉匣而总地维。” 唐 杨炯 《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登封告禪,玉牒金绳。”《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2)用于一般拴束。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2).佛经谓 离垢国 用以分别界限的金制绳索。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王琦 注引《法华经》:“国名 离垢 ,琉璃为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证果》:“看金绳宝筏相招,何须虑永劫沉身不可捞。”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嵐光浮翠黛,塔势界金绳。”

(3).借指地平线。 唐 刘长卿 《龙门八咏·退公龛》:“閒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康有为 《八月十四夜香港观灯》诗:“空濛海月上金绳,又看秋宵 香港 灯。”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扬光

发出光辉。《淮南子·本经训》:“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而发辉也。” 唐 贾岛 《辩士》诗:“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四]载籍

书籍,常用以形容人学识广博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史记·伯夷列传》

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班固传》

,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_庾信 | 南北朝
  • 【麦李诗】_沈约 | 南北朝
  • 【麦李诗】_沈约 | 南北朝 >> 【麦李诗】_沈约 | 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_庾信 | 南北朝
  • 【雪里梅花诗】_阴铿 | 南北朝
  • 【雪里梅花诗】_阴铿 | 南北朝 >> 【雪里梅花诗】_阴铿 | 南北朝...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_庾信 | 南北朝
  • 【答中书诗】_谢灵运 | 南北朝
  • 【答中书诗】_谢灵运 | 南北朝 >> 【答中书诗】_谢灵运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