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作者:刘素香 朝代:宋代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原文
邂逅相逢如故。
引起春心追慕。
高挂彩鸾灯,正是儿家庭户。
那步。
那步。
千万来宵垂顾。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诗词问答
问: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的作者是谁?答:刘素香
问: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参考注释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邂逅相逢
见“ 邂逅相遇 ”。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如故
(1) 同过去一样
使击柝如故。——《资治通鉴·唐纪》
室内摆设如故
(2) 如同老朋友
你大哥是个爽快人,咱们既然一见如故,应该要借杯酒叙叙,又何必推辞呢。——清·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引起
(1) 起身
各稍自引起更衣
(2) 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
引起好感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春心
两性间相思爱慕的情怀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追慕
追念仰慕。《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性孝爱,追慕无已。” 唐 李翱 《陵庙日时朔祭议》:“敬修时享,以申追慕。” 明 高启 《梦松轩记》:“因题所居轩曰梦松,以识追慕之意。” 何其芳 《写给寿县的诗》:“我歌颂 寿县 ,并非追慕它是古代 楚国 的国都。”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挂彩
(1) 披挂彩绸,表示庆贺
披红挂彩
(2) 作战负伤流血
他挂彩了,赶快给包扎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家庭
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如梦令·邂逅相逢如故]垂顾
(1).垂念;关怀。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蒙 徐君 垂顾,欢仰无已;復蒙今降,庆莫过此。”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所细所忽,忽焉而罹。四后垂顾, 山东 不夷。” 宋 苏轼 《与李方叔书》之四:“最荷夫人垂顾,故详及之。”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贤弟在此,多蒙垂顾。”
(2).犹光临。《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宋 王谠 《唐语林·僧侠》:“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郎君能垂顾乎?’”
刘素香,如梦令,宋代,邂逅相逢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