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翁】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寄文翁]寄文翁原文
白兔观边仙路长,华林修竹到南庄。
比邻鸡犬易过屋,适意琴书动满床。
目断鹡鸰分汉节,心随鸿雁极天潢。
欲移画舸遥相访,正恐田家五月忙。
[寄文翁]诗词问答
问:寄文翁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寄文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寄文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
[寄文翁]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文翁]参考注释
[寄文翁]白兔
(1).亦作“ 白菟 ”。白色的兔子。古代以为瑞物。《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日南 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后汉书·桓帝纪》:“十一月, 西河 言白菟见。”《宋史·杨大异传》:“十世祖 祥 避地 醴陵 ,因家焉。 祥 事亲孝,亲亡哀毁,泣尽继以血,庐墓终身,有白芝、白乌、白兔之瑞。”
(2).月亮的代称。传说月中有白兔,故称。 北周 庾信 《宫调曲》之三:“金波来白兔,弱木下苍乌。” 唐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一:“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唐 方干 《岁晚苦寒》诗:“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
(3).相传为 秦始皇 的骏马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 秦始皇 有名马七: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七曰晨鳧。” 唐 鲍溶 《经秦皇墓》诗:“珠华翔青鸟,玉影耀白兔。”
(4).《古诗源·窦玄妻〈古怨歌〉》:“煢煢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沉德潜 注:“ 玄 状貌絶异,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书及歌与 玄 。时人怜之。”后用为弃妇的典故。
[寄文翁]路长
路途遥远。 宋 李清照 《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明 清 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天命 三年, 东海 虎尔哈 路长率百户来朝。”
[寄文翁]华林
即华林部。明代南京一戏班名
华林于西肆。——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寄文翁]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寄文翁]比邻
(1) 近邻,街坊
跟车站比邻的那个工厂
生女犹得嫁比邻。——唐· 杜甫《兵车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邻近
融与 鸿豫州里比邻。——《后汉书·孔融传》
[寄文翁]过屋
搬家。《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 * 情》:“银子三两,权助搬屋之费,待你家过屋后,再来看你。”
[寄文翁]适意
(1) 舒适
房子宽敞明亮,住得很适意
(2) 适合心意
他为这种适意的幻想所包围,觉得其中的乐趣在招引他。——《堂吉诃德》
[寄文翁]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寄文翁]鹡鸰
鹡鴒科的鸟之任一种,与鹨有亲缘关系,体型纤细,尾特别长,习惯性地上下抖动
[寄文翁]汉节
(1). 汉 天子所授予的符节。《史记·吴王濞列传》:“臣非敢求有所将,愿得王一 汉 节,必有以报王。” 宋 曾巩 《庭桧呈蒋颖叔》诗:“ 汉 节从来纵真赏, 谢 庭兰玉载芳音。”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指日归来持 汉 节,天道何曾亏俊杰。”
(2).指持节的使者。 明 谢榛 《送谢给事封蜀》诗:“使星 巴 蜀 外, 汉 节 夜郎 西。”
[寄文翁]鸿雁
一种鸟( Anser cygnoides ),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寄文翁]极天
(1).至天;达于天。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孔丛子·问答》:“今世人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以深渊为名。”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清 王孙晋 《南闽》诗:“久客欲归去,翻愁行路难。极天围万岭,平地落千滩。”
(2).指天之极远处;远处。 清 姚鼐 《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康有为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诗:“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 关 东。”
(3).满天,到处。 明 屠隆 《綵毫记·展武相逢》:“遍地烽狼,极天戎马。”
[寄文翁]移画
犹临摹,写生。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刘绍祖》:“善於传写,不闲其思,至於雀鼠,笔跡歷落,往往出羣。时人为之语号曰移画。”
[寄文翁]田家
(1) 农家
邀我到田家。——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农夫
宋代,沈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