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读曲歌】_佚名 | 宋代

【读曲歌】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读曲歌]读曲歌原文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读曲歌]诗词问答

问:读曲歌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读曲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

[读曲歌]佚名读曲歌 书法图

【读曲歌】_佚名 | 宋代
读曲歌书法作品

[读曲歌]参考注释

[读曲歌]白门

(1).古代把天地八方分为八门,西南方称白门。《淮南子·墬形训》:“西南方为 编驹之山 ,曰白门。” 高诱 注:“西南月建在申,金气之始也,金气白,故曰白门。” 汉 张衡 《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

(2). 南朝 宋 都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宣阳门 的俗称。《南史·宋纪下·明帝》:“ 宣阳门 谓之 白门 ,上以 白门 不祥,讳之。尚书右丞 江謐 尝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

(3). 江苏省 南京市 的别名。六朝皆都 建康 (今 南京市 ),其正南门为 宣阳门 ,俗称 白门 ,故名。《南齐书·王俭传》:“ 宋 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 * 樽者言:‘ 白门 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 明 吴从先 《徐郎小传》:“ 芳 固 吴 儿,父以负犇 白门 ,因依常侍为命。”《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 白门 ,原无心於仕途。” 清 赵翼 《金陵》诗:“不到 金陵 廿六年, 白门 烟柳故依然。”

(4).白莲教的支派。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白门是白莲教的支流。”参见“ 白莲教 ”。

[读曲歌]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读曲歌]水香

(1).谓水的气味香。 唐 李贺 《月漉漉篇》:“秋白鲜花死,水香莲子齐。” 宋 苏轼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予》诗:“水香知是 曹溪 口,眼浄同看古佛衣。” 王文诰 注引 赵次公 曰:“ 天监 元年,有 婆罗门 智药 者,南游至 曹溪 口,掬水闻香,云:‘此必胜地,可建道场。’”

(2).泽兰的别名。 宋 洪刍 《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泽兰》:“ 吴普 《本草》一名水香, 陶氏 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为孩儿菊,则其与兰草为一物二种,尤可证矣。”

[读曲歌]博山炉

古香炉名。因炉盖上的造型似传闻中的海中名山 博山 而得名。一说象 华山 ,因 秦昭王 与天神博于是,故名。后作为名贵香炉的代称。《西京杂记》卷一:“ 长安 巧工 丁缓 者……又作九层 博山 香炉,鏤为奇禽怪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 博山 炉中百和香,鬱金苏合及都梁。” 唐 李白 《杨叛儿》诗:“ 博山 炉中沉香火,双咽一气凌紫霞。”《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中间客坐上面,掛一幅名人山水,香几上博山古铜炉,烧着龙涎香饼。” 闻一多 《秋色》诗:“在七宝烧的博山炉里,我还要听着你的色彩嗅着你的色彩!”

,

【读曲歌】_佚名 | 宋代
  • 【梅雨潭】_林石 | 宋代
  • 【梅雨潭】_林石 | 宋代 >> 【梅雨潭】_林石 | 宋代...

    【读曲歌】_佚名 | 宋代
  • 【春雪初霁】_曹彦约 | 宋代
  • 【春雪初霁】_曹彦约 | 宋代 >> 【春雪初霁】_曹彦约 | 宋代...

    【读曲歌】_佚名 | 宋代
  • 【巫山一段云(五之二·双调)】_柳永 | 宋代
  • 【巫山一段云(五之二·双调)】_柳永 | 宋代 >> 【巫山一段云(五之二·双调)】_柳永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