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喜罢和籴】作者:姚勉 朝代:宋代
[戊午喜罢和籴]戊午喜罢和籴原文
珍重萧滩刺史贤,能令四海遍皇恩。
奏篇才上旋如请,明主何尝不可言。
彼已任教书课最,苦人方称册临轩。
正愁举世皆喑哑,也有朝阳凤叫阍。
[戊午喜罢和籴]诗词问答
问:戊午喜罢和籴的作者是谁?答:姚勉
问:戊午喜罢和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姚勉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勉
[戊午喜罢和籴]参考注释
[戊午喜罢和籴]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戊午喜罢和籴]刺史
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戊午喜罢和籴]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戊午喜罢和籴]皇恩
指皇帝给予的恩惠
皇恩浩荡
[戊午喜罢和籴]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戊午喜罢和籴]何尝
(1)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
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
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
(2)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戊午喜罢和籴]不可言
对死的讳指。《汉书·元后传》:“ 阳朔 三年秋, 凤 病,天子数自临问,亲执其手,涕泣曰:‘将军病,如有不可言, 平阿侯谭 次将军矣。’” 颜师古 注:“不可言,谓死也,不欲斥言之。”
[戊午喜罢和籴]教书
教学生学习功课
[戊午喜罢和籴]课最
(1).古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汉书·儿宽传》:“输租繦属不絶,课更以最。”《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课上上曰最。”《晋书·贺循传》:“刺史 嵇喜 举秀才,除 阳羡 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宋 刘攽 《方仕致仕》诗:“息交便尔宾客絶,省事何説课最为。”
(2).泛指成绩上等。 章炳麟 《刘永图传》:“﹝ 刘永图 ﹞以事归,宿留 上海 中国公学,习理化,卒业课最。”
[戊午喜罢和籴]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东 一带。 帝乙 、 帝辛 时曾多次抗 殷 ,后为 殷 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戊午喜罢和籴]临轩
(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让 诉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唐 王维 《少年行》之四:“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 明光宫 。”《清史稿·礼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仪三:一曰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皇帝临轩颁给。”
(2).在窗前。轩,窗槛。 唐 元稹 《莺莺传》:“ 张生 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
[戊午喜罢和籴]举世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戊午喜罢和籴]喑哑
(1) 嗓子干涩,不能说话
聋盲喑哑
(2) 怒乎呼吼
骓兮不逝,喑哑何归!——李白《拟恨赋》
项王喑哑叱咤,千人皆废。——《史记·淮阴侯列传》
[戊午喜罢和籴]朝阳凤
见“ 朝阳鸣凤 ”。
[戊午喜罢和籴]叫阍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叫閽”。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昭代将垂老,途穷乃叫閽。”《旧唐书·王廷凑传论》:“茫茫黔首,於何叫閽?”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披腹叫閽,变岂虚来。” 李光 《感事寄秋叶》诗:“駡座人惟赢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姚勉,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