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作者:韩维 朝代:宋代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原文
谁识天公造化情,珠楼玉殿一朝成。
色空无有何能辨,陵坎高低本自平。
定见乌鸡遭指注,宁分皓鹤失鲜明。
可怜辛苦齐腰客,不悟纷纷觌面呈。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诗词问答
问:《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的作者是谁?答:韩维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维的名句有哪些?答:韩维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参考注释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珠楼
指华丽的楼阁。 唐 于濆 《宫怨》诗:“临江起珠楼,不卖 文君 酒。”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三折:“更将玉殿珠楼、片瓦根椽直教火焚了罢。” 清 纳兰性德 《柳枝词》:“软风吹雪带微香,曾向珠楼扫鈿床。”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玉殿
(1).宫殿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当车以驾行》诗:“欢坐玉殿,会诸贵客。” 南朝 梁简文帝 《有所思》诗:“寂寞锦筵静,玲瓏玉殿虚。” 宋 杨万里 《拟归院柳边迷》诗:“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明 贝琼 《经故内》诗:“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復回。”
(2).借指朝廷,天子。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南朝 宋 谢庄 《送神歌》:“神之车,归清都。琁庭寂,玉殿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如玉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且慢自叫閶闔,轻干玉殿。”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空无
(1).佛教语。谓一切事物从因缘生,唯心所造,了无自性。《维摩经·菩萨行品》:“观於空无而不捨大悲。”
(2).指虚无之境。 晋 陶潜 《归园田居》之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本自
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 孟郊 《婵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定见
确定的见解或主张
心无定见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乌鸡
即乌骨鸡。《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 弘 在 荆州 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今中恶用乌鸡,自 弘 之由也。”《通典·礼二九》引 晋 于氏 《上表言养兄子率为后》:“鄙谚有之曰:‘黄鸡生卵,乌鸡伏之,但知其为乌鸡之子,不知为黄鸡之儿。’”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喫。” 仇兆鳌 注:“《本草》:乌雌鸡,治风湿麻痺。” 宋 陆游 《迁鸡栅歌》:“乌鸡买来逾岁年,庭中赤幘何昂然。”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鸡》。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指注
(1).指示;指点。
(2).指指点点,指责。 唐 韩愈 《荐士》诗:“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慠。”《五灯会元·北禅贤禅师法嗣·法昌倚遇禅师》:“夜半乌鸡谁捉去?石女无端遭指注。”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鲜明
(1) 指色彩明亮
色彩鲜明
(2) 一点不含糊的
鲜明的立场
(3) 轮廓清楚的
鲜明的印象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不悟
(1).没有觉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 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 苏君 明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
(2).不了解;不理会。《南史·江淹传》:“不悟明公见眷之重。”《隋书·史祥传》:“本即述职南蕃,宣条下国,不悟皇鉴曲发,备位少阳。”
(3).不觉悟。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封继妻》:“而 夏 不悟,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作《渔家傲》一闋。”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清 时,许多 中国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为奴,一叹。”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雪偶成三颂呈芳公长老兼简收贵二上人]面呈
当面呈交。 盛宣怀 《致妻庄氏家书》:“面呈父亲慈览,勿示外人。”
宋代,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