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已亥杂诗·142】_龚自珍 | 清代

【已亥杂诗·142】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

[已亥杂诗·142]已亥杂诗·142原文

少年哀艳杂雄奇,暮气颓唐不自知。
哭过支硎山下路,重钞梅冶一奁诗。

[已亥杂诗·142]诗词问答

问:已亥杂诗·142的作者是谁?答:龚自珍
问:已亥杂诗·142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龚自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龚自珍

[已亥杂诗·142]参考注释

[已亥杂诗·142]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已亥杂诗·142]哀艳

文辞凄切而艳丽

自屈宋以降,为文者本于哀艳,务于恢诞,亡于此兴,失古义矣。—— 柳冕《与徐给事论文书》

[已亥杂诗·142]雄奇

雄伟奇特。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 楚 越 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 浙 东虽秀太清孱,北地雄奇成獷顽。” 黄人 《<清文汇>序》:“夫以吾国文学之雄奇奥衍,假罄其累世之储蓄,良足执 英 、 法 、 德 、 美 坛坫之牛耳。”

[已亥杂诗·142]暮气

黄昏时的雾霭。比喻意志衰退、不求进取的精神状态

暮气沉沉

[已亥杂诗·142]颓唐

萎靡不振的样子

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远兮。——王褒《洞箫赋》

[已亥杂诗·142]自知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已亥杂诗·142]支硎

山名。在今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又名 报恩山 、 南峰山 。硎,平整的石头。山有平石,故名。 晋 高僧 支遁 隐居于此,因以 支硎 为号,山亦因 支遁 得名。 明 文徵明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诗:“西北羣山列翠屏, 天池 宛转带 支硎 。”参阅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山》、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苏州府》。

[已亥杂诗·142]下路

(1).前方;路边。《韩非子·十过》:“ 韩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谓 韩 使者曰:‘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南史·谢灵运传》:“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 ,行达 桃墟村 ,见有七人下路聚语,疑非常人,还告郡县,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 元 宫大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犹言下江,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装回头货回家,正趁着顺风行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他有个妹子,嫁与下路人,住在 前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下路船上,不论甚么人,彼此都称为‘客人’。”

(3).路为 宋 、 金 、 元 行政区划名,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元史·选举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参见“ 上路 ”。

[已亥杂诗·142]诗文赏析

舅氏段右白,葬支硎山,平生诗晚年自涂乙尽。予抱其《梅冶轩集》一卷

,,

  • 【君莫非】_乾隆 | 清代
  • 【君莫非】_乾隆 | 清代 >> 【君莫非】_乾隆 | 清代...

  • 【燕云岭】_乾隆 | 清代
  • 【燕云岭】_乾隆 | 清代 >> 【燕云岭】_乾隆 | 清代...

  • 【第一泉龙神祠请雨叠去岁韵】_乾隆 | 清代
  • 【第一泉龙神祠请雨叠去岁韵】_乾隆 | 清代 >> 【第一泉龙神祠请雨叠去岁韵】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