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原文
吾家笑疾自士龙,我才虽卑笑则同。
纷纷世事何足计,尽付抚掌掀髯中。
清樽可醉风月好,虚空万象皆绝倒。
问居此笑是喜不?道得老夫输一筹。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诗词问答
问:《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 书法图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书法作品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参考注释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吾家
(1).我家。《史记·外戚世家》:“主与左右议 长安 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诗:“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2).犹我。 唐 寒山 《诗》之四:“吾家好隐沦,居处絶嚣尘。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3).我的同宗。 鲁迅 《华盖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谈到Gorky,大概是称他‘吾家rky’的了。”注:“‘吾家rky’即吾家尔基。旧时常称同宗的人为‘吾家某某’,有些人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连同姓也都称‘吾家某某’。”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笑疾
一种笑而不能自禁的疾病。《晋书·陆云传》:“ 机 初诣 张华 , 华 问 云 何在, 机 曰:‘ 云 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 云 至, 华 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鬚, 云 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宋史·扈蒙传》:“有笑疾,虽上前不自禁。”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抚掌
(1).拍手。多表示高兴、得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用 荀攸 计”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公闻 攸 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 子远 ,卿来,吾事济矣!’”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陆士衡 闻而抚掌,是所甘心; 张平子 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宋 乐史 《广卓异记·萧瑀》:“ 太宗 抚掌,极欢而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诸王抚掌称快道:‘两个国手,原是天生一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法时帆谑语》:“ 时帆 曰:‘ 孔 孟 二夫子著述千载,请公慎勿将其文再行割裂也。’闻者抚掌。”
(2).犹言笑谈。《晋书·王羲之传》:“衣食之餘,欲与亲知时共欢讌,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翘心不朽,抚掌浮云。” 清 顾士荣 《<柳南随笔>序》:“著《虞初》、《诺皋》之异事,标解颐抚掌之新闻。”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掀髯
笑时启口张须貌;激动貌。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兄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词:“掀髯啸,有鱼龙鼓舞,狐兔悲嗥。” 清 唐孙华 《寿周砾圃七十》诗:“偶逢时事一掀髯,往往谈言亦微中。”《天讨·光武<河南讨满洲檄>》:“ 岳忠武 有知,应亦掀髯於 荡水 之阴矣。”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清樽
见“ 清尊 ”。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虚空
心中无着落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万象
一切事物或景象
包罗万象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绝倒
前仰后合地大笑
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新五代史·晋家人传》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九月六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一筹
(1).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筹置於石室。”
(2).一个计策;一个办法。古代以刻有数字的竹筹布算,每得一数,即下一筹,故称谋略为运筹、筹策。《宋史·蔡幼学传》:“大臣当兴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当效忠而以忤旨摈弃,其极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明 王彦泓 《再赋个人》诗:“闲情定属英雄事,未许凡才画一筹。”参见“ 一筹莫展 ”。
(3).指一更。《晋书·赵王伦传》:“ 秀 復告右卫佽飞督 閭和 , 和 从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
(4).犹一着。 宋 陆游 《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问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输一筹。”《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 杨延和 到底逊人一筹!然虽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则可以践约,二则得以伸冤矣。”《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他的独到,然比着前一段却未免逊一筹了。”
(5).一名,一个。《水浒传》第五七回:“猛可里树林中撞出一彪军马,当先一筹好汉。”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