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作者:汪莘 朝代:宋代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原文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
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
凤凰城裹旧徘徊,村裹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诗词问答
问:《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的作者是谁?答:汪莘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汪莘的名句有哪些?答:汪莘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参考注释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骏马
骏足。即良马;跑得快的好马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晓行
(1).拂晓赶路。 唐 杜甫 《发潭州》诗:“夜醉 长沙 酒,晓行 湘水 春。”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 温庭筠 《晓行》诗……不著一虚字,而晓行景色都在目前。”
(2).指白天行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一路上晓行夜泊,在水面行走。”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野塘
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懒将闲气力,争鬭野塘春。” 明 何景明 《任洪器草堂》诗之二:“明月满庭香袭袭,野塘新水藕花开。” 清 张锡祚 《冬夜怀天宁昙长老》诗:“野塘无暮柝,灯暗识深更。”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 黄武 元年,迁左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杨维桢 《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縠纹
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唐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诗:“御题綵服垂天眷,袍展花心透縠纹。” 宋 苏轼 《和张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鸣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纹。” 明 杨慎 《渡黑龙江时连雨水涨竟日乃济》诗:“雨过添清气,风生爱縠纹。” 清 陈其年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之五:“ 曲阿 湖上,重看縠纹平似掌。”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沮溺
谓水淹之患。 明 李东阳 《冀州城重修记》:“癸卯之春,沮溺未平,君乃议修復。”
《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钱穆 新解:“﹝ 长沮 、 桀溺 ﹞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不能效 沮 溺 ,相随把锄犂。” 唐 韦应物 《秋郊作》诗:“方愿 沮 溺 耦,淡泊守田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绍 巢 由 之絶轨,蹈 沮 溺 之高风。”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津头
渡口。 唐 王昌龄 《送薛大赴安陆》诗:“津头云雨暗 湘山 ,迁客离忧 楚 地颜。” 清 金农 《将游楚中于真州江上登舟》诗之二:“月初缺处津头别,髣髴 湘 烟 楚 竹愁。”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耦耕
二人并耕。后亦泛指农事或务农。《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宋 苏轼 《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刘青士 、 潘文山 、 朱子皇 偕隐 处州 縉云县 ,易衣而出,耦耕而食。” 郭沫若 《寄题广西勾漏洞》诗:“苕花闻説敷红紫,緑遍羣山乐耦耕。”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凤凰城
(1).京城。 唐 杜甫 《复愁》诗之九:“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仇兆鳌 注:“凤凰城,指 长安 。” 宋 陈师道 《和谢公定雨行逢卖花》:“不使近诗增纸价,得知春入凤凰城。” 清 孙枝蔚 《凌蔚候长郎八岁读书日满百行》诗:“此时青玉案,他日凤凰城。”
(2). 广东 潮州 的别称。 清 黄遵宪 《将至潮州》诗:“片帆遥指 凤凰城 ,屈指家山尚几程。” 钱仲联 笺注引《广东通志》:“ 潮州 府城, 明 洪武 三年,指挥 俞良辅 闢旧堤城西南,筑砌以石,谓之 凤城 。”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吴山
(1).山名。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南。参见“ 吴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称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东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扬言欲立马于此。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颜亮 )閲 柳 ( 柳永 )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吴山 立马之思。”
(3). 吴 地的山。 三国 吴 故地的山。《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鹊起登 吴 山,凤翔陵 楚 甸。” 李善 注:“ 孙 氏初基 武昌 ,后都 建鄴 。” 清 陈维崧 《卜算子·阻闸瓜步》词:“风急 楚 天秋,日落 吴 山暮。”
(4). 吴 地的山。 春秋 吴 故地的山。 唐 贾岛 《送朱可久归越中》诗:“ 吴 山侵 越 众,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观观潮》诗:“ 吴 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5). 吴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 吴 山 楚 泽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见“ 吴坂 ”。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跃马
策马驰骋腾跃
跃马疾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跃马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旗亭
(1).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论》:“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薛综 注:“旗亭,市楼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里有土臺,高三丈,上有二精舍。 赵逸 云:‘此臺是中朝旗亭也,上有二层楼,悬鼓击之以罢市。’” 唐 王勃 《临高台》诗:“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旗亭壮邑屋,烽櫓蟠城隍。”
(2).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花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 宋 周邦彦 《琐窗寒·寒食》词:“旗亭唤酒,付与 高阳 儔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德报》:“其人得金后,为旗亭业,居数年,颇获利。” 郁达夫 《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四壁旗亭争赌酒,六街灯火远随车。”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沽酒
(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续范亭 《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
(2).卖酒。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水浒传》第十五回:“篱外高悬沽酒旆,柳荫闲缆钓鱼船。”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宋代,汪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