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_刘长卿 | 唐代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代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原文

悠然钓台下,怀古时一望。
江水自潺湲,行人独惆怅。
新安从此始,桂楫方荡漾。
回转百里间,青山千万状。
连岸去不断,对岭遥相向。
夹岸黛色愁,沈沈绿波上。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
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
犹怜负羁束,未暇依清旷。
牵役徒自劳,近名非所向。
何时故山里,却醉松花酿。
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诗词问答

问:《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的作者是谁?答:刘长卿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刘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刘长卿

全唐诗:卷150_1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参考注释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悠然

(1) 安闲、闲适的样子

悠然自得

(2) 深远的样子

(3) 形容韵味未尽

余韵悠然

(4) 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

年代悠然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钓台

为钓鱼而设在水边的台子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怀古

思念往昔;怀念古代的人和事(多用做有关古迹的诗题)

赤壁怀古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诗:“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捨。”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蓼岸风多橘柚香, 江 边一望 楚 天长。”《西游记》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墙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2).指目力所及的距离。亦泛指较近的距离。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则见贝闕蓬壶一望中。”《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为紧要。”《西游记》第九三回:“我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卫国 。”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江水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桂楫

亦作“ 桂檝 ”。1.桂木船桨。亦泛指桨。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桂楫松舟,其犹重朴。” 宋 陆游 《蹋碛》诗:“何日画船摇桂檝, 西湖 却赋探春诗。”

(2).指华丽的船。 南朝 梁 吴均 《采莲曲》:“江风当夏清,桂檝逐流縈。” 唐太宗 《帝京篇》诗之六:“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清 叶襄 《端午》诗:“桂檝鳧车尽马尘, 虎丘 松柏摧为薪。”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荡漾

飘荡;起伏不定

湖水荡漾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回转

(1) 像旋转物体那样运动的

回转炉

(2) 旋转

(3) 沿旗门所规定的线路,穿越旗门、躲越障碍连续转弯向下滑行的滑雪运动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里间

里、外间房屋中不直接与室外相通的房间。也叫[里间屋]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相向

相对;面对面

相向前进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夹岸

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晋 陶潜 《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繽纷。” 唐 杜牧 《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百里,祇应图画最相宜。” 许地山 《桥边》:“夹岸遍是桃林:桃实、桃叶映入水中,更显出溪边底静谧。”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黛色

青黑色。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南朝 梁 何逊 刘绮 《照水联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辉。”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着,空际灰蒙蒙。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沈沈

亦作“沉沉”。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 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李善 注:“沉沉,茂盛之貌也。” 唐 李咸用 《题王处士山居》诗:“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宋 范成大 《桔园》诗:“沉沉剪綵山,垂垂万星毬。”

2.水深貌;雨大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沉沉隐隐,砰磅訇礚。” 李善 注:“沉沉,深貌也。”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 唐 何希尧 《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五:“银烛秋堂独听心,隔帘谁报雨沉沉。”

3.形容深沉。 南朝 宋 鲍照 《代夜坐吟》:“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 唐 罗隐 《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秋河耿耿夜沉沉,往事三更尽到心。” 宋 司马光 《又即事上呈》诗之二:“近来方得醉中趣,熟寐沉沉是醉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甫饮一勺……血气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六:“碧栏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4.形容心事沉重。 唐 王建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沉沉百忧中,一日如一生。” 清 邢昉 《九江城南楼晚眺》诗:“履运适如此,忧端苦沉沉。” 清 龚自珍 《夜坐》诗:“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冰心 《寄小读者》三:“我心沉沉如死,倒觉得廓然。”

5.形容物体沉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程生 ﹞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花月痕》第四六回:“﹝ 仲池 ﹞临行, 肇受 取个沉沉的包裹,纳入 仲池 袖里。”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橙黄的繐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但颜色已不十分鲜明,蜘蛛在上面结了网。”

6.形容寂静无声或声音悠远隐约。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溪水﹞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唐 李商隐 《河内》诗:“鼉鼓沉沉虬水咽, 秦 丝不上蛮丝絶。” 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因为作歌以写其意》:“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 明 陈铎 《醉罗歌·闺怨》曲之四:“漏点沉沉响铜壶,好难把长更度。” 清 龚自珍 《冬日小病寄家书作》诗:“餳簫咽穷巷,沉沉止復吹。”

7.形容音信杳无。 唐 杜牧 《月》诗:“三十六宫秋夜深, 昭阳 歌断信沉沉。” 宋 张先 《清平乐》词之一:“ 陇 上《梅花落》尽, 江 南消息沉沉。” 明 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 鲍四娘 为何音信沉沉,没些定夺。”

亦作“沉沉”。宫室深邃貌。《史记·陈涉世家》:“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 涉 之为王沉沉者!’”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沉沉,宫室深邃之貌也。”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沉沉 蓬莱阁 ,日久乡思多。”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敦梦医》:“﹝ 张敦 ﹞尝侨寓 潮州 ,梦人邀去,大屋沉沉如王居,立俟门左,吏导之使入。”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红楼一角沉沉,那厢灯火秋娘院。” 朱锡梁 《白门咏史》:“沉沉殿影照 秦淮 , 后主 词场亦霸才。”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水鸟

在水面或水边栖息、从水中捕食的鸟类的统称。《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昭帝 时有鵜鶘或曰秃鶖,集 昌邑王 殿下,王使人射杀之。 刘向 以为水鸟色青,青祥也。” 唐 姚合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诗:“日晚山花当马落,天 * 鸟傍船飞。”《老残游记》第二回:“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 孙犁 《白洋淀纪事·芦花荡》:“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扣舷

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 唐 王维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胡怀琛 《拟钱允辉过江》诗:“扣舷何事费低吟,举目苍茫感喟深。”参见“ 叩舷 ”。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采菱

乐府清商曲名。又称《採菱歌》、《採菱曲》。 晋 郭璞 《江赋》:“忽忘夕而宵归,咏《採菱》以叩舷。”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江行》有“奏《採菱》,歌《鹿鸣》”之句,并作《採菱歌》七首。 南朝 梁武帝 制《江南弄》,中有《採菱曲》一首,其辞曰:“歌《採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序》、《清商曲辞七·<江南弄>序》。

古代歌曲名。《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 注:“ 楚 人歌曲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道路忆山中》诗:“《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元 张翥 《多丽》词:“澄碧生秋,闹红驻景,《采菱》新唱最堪听。”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负羁

亦作“ 负羇 ”。手执马络头。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后遂为随从和执贱役的套语。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报满辞阁疏》:“得从下走,叨迹人行;操勒负羈,班荣扈隶。” 南朝 宋 鲍照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羈人。”《宋书·庾悦王诞等传论》:“凡此诸子,并前代名家,莫不望尘请职,负羇先路,将由庇民之道邪。”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未暇

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清旷

(1) 清静空阔

田野清旷

(2) 清爽;开朗

耳目清旷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役徒

服劳役者。《墨子·七患》:“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 宋 范仲淹 《清白堂记》:“巖之下有地方数丈,密蔓深丛,莽然就荒。一日,命役徒而闢之。”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而役徒虽多,物料机器虽多,而役徒之所购物品,机器工料之物品,仍流入於公设之商店。”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近名

好名;追求名誉。《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清而容物,善不近名。” 明 李贽 《杂述·征途与共后语》:“余老矣,死在旦夕,犹不免近名之累。”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所向

(1).谓所指向的地方。 汉 蔡琰 《悲愤诗》:“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唐 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濶,真堪託死生!”

(2).犹去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及夜,果失 隐娘 所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 刘 使人寻之,不知所向。”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松花

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

(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

(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下来,递给 琪官 。”

(4).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一:“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爇松花取易然。” 宋 苏辙 《次韵毛君烧松花》之六:“都城争买方薪贵,却顾松花已自奢。”

(5).“ 松花蛋 ”的省称。参见“ 松花蛋 ”。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

  • 【叹花】_杜牧 | 唐代
  • 【叹花】_杜牧 | 唐代 >> 【叹花】_杜牧 | 唐代...

  • 【湖南春日二首】_戎昱 | 唐代
  • 【湖南春日二首】_戎昱 | 唐代 >> 【湖南春日二首】_戎昱 | 唐代...

  • 【客中月】_白居易 | 唐代
  • 【客中月】_白居易 | 唐代 >> 【客中月】_白居易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