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_杜甫 | 唐代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原文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
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
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
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
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
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
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
讨论实解颐,操割纷应手。
箧书积讽谏,宫阙限奔走。
入幕未展材,秉钧孰为偶。
所亲问淹泊,泛爱惜衰朽。
垂白乱南翁,委身希北叟。
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
秋枯洞庭石,风飒长沙柳。
高兴激荆衡,知音为回首。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诗词问答

问: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

全唐诗:卷223_36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参考注释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我丈

对老人的亲切称呼。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丈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英特

(1).才智超群。《晋书·宣帝纪》:“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新唐书·张濬传》:“陛下春秋鼎富,天资英特。” 明 陈子龙 《万卷楼歌》:“惊君才致多英特,满堂宾客皆颜色。”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聪明英特之士,虽摘髮新理,怀抱新见,而束于教令,胥缄口结舌而不敢言。”

(2).容貌、仪表英俊奇特。《宋书·武帝纪中》:“龙颜英特,天授殊姿。”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夫帝王之相且须有英特越逸之气,不然,须有深沉包育之度。”《明史·祁彪佳传》:“ 彪佳 生而英特,丰姿絶人。”

(3).指才智杰出的人。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诗:“我丈时英特,宗枝 神尧 后。” 清 姜埰 《咏史》:“ 豫让 本英特,忠贞固其情。”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宗枝

同“ 宗支 ”。《陈书·高祖纪下》:“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絶。”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我 丈 特英特,宗枝 神尧 后。”《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僕经事两朝,受恩三代,位叨将相,籍係宗枝,赐鈇鉞以专征,徵苞茅而问罪。” 宋 张先 《感皇恩·安车少师访阅道大资同游湖山》词:“廊庙当时共代工, 睢陵 千里远,约过从。欲知宾主与谁同。宗枝内,黄阁旧,有三公。” 元 锺嗣成 《醉太平》曲:“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 刘九儿 宗枝。”蒲剧《薛刚反朝》第七场:“忠良遭残,宗枝尽丧, 唐 室江山俱被你奸贼所掌。”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神尧

唐 代对 唐高祖 李渊 的尊称。 唐 杜甫 《别李义》诗:“ 神尧 十八子,十七王其门。” 仇兆鳌 注:“《通鑑》 天寳 十三载二月,上 高祖 諡曰 神尧大圣光孝皇帝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騄骥

指骏马。《文选·张衡<南都赋>》:“騄驥齐鑣,黄閒机张。” 李善 注:“騄驥,骏马之名也。” 晋 刘琨 《答卢谌》诗序:“昔騄驥倚輈於 吴阪 ,鸣於 良 乐 ,知与不知也。” 唐 罗隐 《经耒阳杜工部墓》诗:“騄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 清 方履籛 《<周伯恬诗集>序》:“握灵虵之尺珠,骋騄驥於千里。”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早年

多年以前,指人年轻的时候

早年丧偶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标格

风范、品格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秀气

(1) 清秀

这孩子长得越来越秀气了

(2) 言谈文雅,举止优美

(3) 小巧灵便

这把小刀做得真秀气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星斗

星的总称

满天星斗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事业

(1) 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 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单位

公用事业

(3) 个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清机

清净的心机。 晋 曹摅 《思友人》诗:“精义测神奥,清机发妙理。”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飞清机之英丽,言约畅而判滞者,辩人也。”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曛判官》诗:“事业富清机,官曹贞独守。”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官曹

官吏办事机关;官吏办事处所。《东观汉记·光武纪》:“ 述 ( 公孙述 )伏诛之后,而事少閒,官曹文书减旧过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牘,幸不违俗也。”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谋归》:“官路驱驰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 元 卢挚 《青华观西轩》诗:“琳宇夏天晓,官曹今日闲。”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独守

(1).独自守候;独自保持。《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汉 扬雄 《解嘲》:“僕诚不能与此数子比,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 清 陈梦雷 《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枝条荏苒任飘零,苦心独守凌霜节。”

(2).谓独自守贞。 唐 曹邺 《四怨》诗之一:“美人新如花,许嫁还独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好没天理!花枝般一个娘子,叫她独守,又要駡她。”

(3).单独把守。《后汉书·任光传》:“ 光 为 信都 太守。及 王郎 起,郡国皆降之…… 光 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顷来

(1).近来。 三国 魏 曹植 《鹞雀赋》:“顷来轗軻,资粮之旅,三日不食,略思死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之者。” 唐 杜甫 《最能行》:“朝发 白帝 暮 江陵 ,顷来目击信有徵。” 杨树达 《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顷来无事,取而审视……因取向日所脱漏若干事补入卷中,付中国科学院请审查焉。”

(2).向来。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 巴 土长远,江山脩隔,顷来未悉。”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判官》诗:“顷来树佳政,皆已传众口。”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礼乐》:“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对曰:‘顷来有之。’”

(3).刚才。 宋 王谠 《唐语林·赏誉》:“ 諴 至 李氏 子书室中,诸子赋诗, 諴 亦为之。顷者 李 至,观诸子诗,又见 諴 所作,称其美。 諴 初亦避之。 李 问曰:‘此谁作也?’诸子不敢隐,乃曰:‘某叔,顷来 毕諴 秀才作也。’ 諴 遂出见。”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嘉政

善政;德政。 唐 李颀 《送马录事赴永嘉》诗:“赠尔八行字,当闻嘉政传。”嘉,一本作“ 佳 ”。 宋 朱熹 《北山纪行》诗之十二:“英僚树嘉政,素友厉孤节。”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众口

(1).众人的言论;舆论。《战国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无翼而飞。”《汉书·刘向传》:“上内重 堪 ,又患众口之寖润,无所取信。” 明 徐复祚 《一文钱》第三出:“不是我痴心妄想千年调,只恐怕昔富今贫众口嘲。”

(2).众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各该官军家丁众口齐称,先年抚、道不扣粮餉,抚养军民。”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冗长

废话多、持续时间过长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陆机《文赋》

冗长的演讲

冗长的解释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历试

屡试,多次考验或考察。《孔丛子·论书》:“ 尧 既得 舜 ,歷试诸难。” 晋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长才而遇深识,则不待歷试,而相知之情已审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自古用人,必须歷试,虽有卓异之器,必有已成之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大理法官,皆亲节案,不得使吏人……盖欲士人躬亲职事,格吏奸,兼歷试人才也。”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炯炯

明亮——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持久

(1) 长期对峙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资治通鉴》

持久战

(2) 维持长久;历久不变

持久和平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讨论

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解颐

开颜欢笑;欢笑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陈仓别陇州司户李维深》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操割

执刀而割。比喻出仕处理政事。 唐 张九龄 《在郡秋怀》诗:“未得操割效,忽復寒暑移。”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任使》:“ 张傪傪 明练庶务,操割发遣,应接如流,绰有餘地。” 唐 白居易 《崔咸可洛阳县令制》:“操割 洛阳 ,必有餘刃。”参见“ 操刀伤锦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应手

(1) 随手而就

应手奏效

(2) 〈方〉∶用着觉得顺手,运用自如

应手货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讽谏

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衡乃拟 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后汉书·张衡传》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称宫阙

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小陵之所在。——明· 顾炎武《复庵记》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入幕

(1).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

(2).引申指进入内室。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

(3).指入为幕僚。 唐 贾岛 《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 金 元好问 《送樊顺之》:“ 王粲 从军正年少, 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 入幕宾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秉钧

比喻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唐宣宗 《断句》诗:“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旧唐书·崔彦昭传》:“秉钧之道,何所难哉。”《明史·武宗纪赞》:“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救。”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所亲

亲人;亲近的朋友。《史记·魏世家》:“ 李克 曰:‘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之五:“寤言永思,实钟所亲。” 唐 杜甫 《喜达行在所》诗之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元 揭傒斯 《逸士陈君墓志铭》:“又明年,其孤 植 以所亲 熊君 椅 所为状请铭。”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所亲私问以天下大势。”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淹泊

(1).停留;滞留。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推让》:“ 利 欲以让前人,发 濠州 ,所在故为淹泊,候过数日,然后到州,士子称焉。” 唐 白居易 《观稼》诗:“藜杖为淹泊,言动任天真。” 宋 张九成 《秋兴》诗:“嗟我游已倦,悵此久淹泊。”

(2).漂泊。 唐 皇甫冉 《江草歌送卢判官》:“问君行迈将何之,淹泊沿洄风日迟。”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丞相启》:“半生淹泊,沉舟真閲於千帆。” 清 徐孚远 《晓入京口》诗:“乱离知未定,淹泊对孤云。”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爱惜

重视而不糟蹋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衰朽

衰落;老朽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垂白

(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 颜师古 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 宋 苏轼 《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 * ,此何为哉!”

(2).老年人。 宋 苏轼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南翁

泛指南方的老人。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一:“南翁 巴 曲醉,北雁塞声微。” 仇兆鳌 注:“ 顾 注:南翁,即南公。《项籍传》注:南方之老人也。” 清 钱谦益 《拂水竞渡曲》之二:“何事南翁三户里,更无人弔 楚怀王 。”参见“ 南公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委身

将身心交付

委身为贾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她中年时委身一位农民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北叟

指塞翁。 汉 班固 《幽通赋》:“叛迴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后汉书·蔡邕传论》:“资《同人》之先号,得北叟之后福。” 李贤 注:“北叟,塞上叟也。” 唐 杜甫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诗:“垂白辞南翁,委身希北叟。”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真成

(1).真是;实是。 唐 李白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诗:“ 卫青 谩作大将军, 白起 真成一竪子。” 唐 张鷟 《游仙窟》:“真成物外奇稀物,实是人间断絶人。”

(2).真个;的确。 南朝 梁简文帝 《和人以妾换马》诗:“真成恨不已,愿得路傍儿。”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宋 陆游 《正月二十八日大雪过若耶溪至云门山中》诗:“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辙鲋

《庄子·外物》:“ 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 监河侯 。 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 忿然作色曰:‘ 周 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 顾视车辙中,有鮒鱼焉。 周 问之曰:“鮒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 曰:“诺。我且南游 吴 越 之王,激 西江 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后因以“辙鮒”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僧辩书》:“壤虫之比黄鵠,辙鮒之仰 河 宗。” 唐 孟郊 《新卜青罗幽居奉献陆大夫》诗:“笼禽得高巢,辙鮒还层澜。”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丧家狗

见“ 丧家之狗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秋枯

秋日枯萎的枝叶。 晋 孙楚 《雁门太守牵招碑》:“是以夷狄窘迫,罔知所安,譬秋枯之陨晨风,激雹之不及掩耳也。”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长沙

中国湖南省省会,城市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245.9万(1982),其中市区人口107万,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下游,京广铁路线上。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湘绣闻名中外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高兴

(1) 愉快而兴奋

见到你我很高兴

(2) 喜欢做某事

你不高兴去就甭去了

(3) 高雅的兴致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唐· 杜甫《北征》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奉赠李八丈判官(曛)]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

  • 【逢诗僧】_齐己 | 唐代
  • 【逢诗僧】_齐己 | 唐代 >> 【逢诗僧】_齐己 | 唐代...

  • 【题南寺】_徐夤 | 唐代
  • 【题南寺】_徐夤 | 唐代 >> 【题南寺】_徐夤 | 唐代...

  • 【送豆卢策秀才】_韦应物 | 唐代
  • 【送豆卢策秀才】_韦应物 | 唐代 >> 【送豆卢策秀才】_韦应物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