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即景二首·其一】作者:祁顺 朝代:明代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湖中即景二首·其一原文
江水微茫浸小姑,庐山重叠压鄱湖。
风帆远近天高阔,共作人间一画图。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湖中即景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问:湖中即景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湖中即景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祁顺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顺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江水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微茫
迷漫而模糊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色微茫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小姑
丈夫的妹妹
却与小姑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小姑始扶床
小姑如我长
小姑前年嫁彭郎。——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庐山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 * 带作物茂盛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重叠
(1)
(2)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机构重叠
(3) 部分相一致
哲学和心理学重叠的领域
(4) 叠加,使一物与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与之共存
把不同光源形成的两个图像重叠起来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鄱湖
鄱阳湖 的省称。 清 方文 《大孤塘阻雪》诗:“ 鄱湖 雨雪繁,半月犹不晴。” 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顶》诗:“我浮 鄱湖 望 五老 ,万仞秀出天中间。”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风帆
亦作“ 风颿 ”。 1.船帆。 清 林则徐 《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转眸已失 大小虎 ,须臾 沙角 风颿收。” 郭风 《叶笛集》:“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红色的三角旗、白色和茶色的风帆,张起或卷下的风帆,来装饰你的港口。”
(2).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严程迫风帆,劈箭入高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尝试倚楹而望,水光浮空,云日上下,风颿烟艇,飘忽晦明。” 明 张煌言 《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诗:“南望 铜陵 又一山,风颿千尺鲸波间。” 艾芜 《海岛上》:“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湖中即景二首·其一]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明代,湖中即景,祁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