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代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原文
闭门群动息,积雪透疏林。
有客寒方觉,无声晓已深。
正繁闻近雁,并落起栖禽。
寂寞寒塘路,怜君独阻寻。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诗词问答
问: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筠
问: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温庭筠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温庭筠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 书法图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82-6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参考注释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动息
(1).指出仕与退隐。《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李善 注:“动息犹出处。” 唐 王勃 《秋日宴季处士宅序》:“虽语默非一,物我不同,而逍遥皆得性之场,动息匪自然之地。”
(2).活动与休息。《隋书·天文志上》:“生灵因之动息,寒暑由其递代。”
(3).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欲常候母动息,妇姑同一室处,嬉遨谐剧,不用常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自此雌每守 徐 ,动息不相离。”
(4).犹动静。情况,消息。《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宦者 安希伦 ,坐与 重诲 交私,常与 重诲 阴伺宫中动息,事发弃市。”《宋史·韩世忠传》:“ 良臣 至 金 军中, 金 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 张公 为其所愚,倚为心腹,反为贼之耳目,军中动息,贼悉先知,早为备之。”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
(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厅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疏林
亦作“疎林”。1.修剪林木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2).稀疏的林木。 唐 王昌龄 《途中作》诗:“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城上高楼接海赮,疎林藏不尽欲栖鸦。” 潘漠华 《草野》一:“晨光透过疏林,金黄的,灿烂的,在漠漠的大地上跳舞。”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栖禽
栖木类鸟具有适于栖息在高处树木上的双足鸟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寒塘
寒冷的池塘。 唐 王维 《奉寄韦太守陟》诗:“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唐 韦应物 《三台》诗之二:“冰泮寒塘始緑,雨餘百草皆生。” 宋 朱熹 《苧溪道中》诗:“更有寒塘水,应将此处同。”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阻寻
排除险阻寻访。 唐 温庭筠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诗:“寂寞寒塘路,怜君独阻寻。”
唐代,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