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原文
燕雀篱落翔,黄鹄云霞飞。
羽翼各有用,问君当安归。
烈夫徇名誉,辩士争是非。
举事百或多,成务一已希。
方将饮醴泉,安顾吓鼠微。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诗词问答
问:《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注释
1.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二
2. 咏怀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参考注释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燕雀
(1) 一种颜色鲜明的雀(Fringilla montifringilla),繁殖在亚洲和欧洲北部,冬季向南迁徙,常作为笼鸟
(2) 燕和雀,比喻微贱或器量志向小的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弃燕雀之小志。——丘迟《与陈伯之书》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篱落
篱笆
村庄篱落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黄鹄
(1).鸟名。《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一举千里。”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六:“珠帘绣柱围黄鵠,锦缆牙檣起白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一个将青蛾来燎火,且过眼前;一个见黄鵠而关弓,不知背后。”
(2).比喻高才贤士。《文选·屈原<卜居>》:“寧与黄鵠比翼乎?将与鸡鶩争食乎?” 刘良 注:“黄鵠,喻逸士也。”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黄鵠据其高,众鸟接其卑。” 钱仲联 集释引 陈沆 曰:“黄鵠谓 元稹 、 李绅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六:“失藪哀鸿叫,摶空黄鵠劳。”
(3).指 汉高祖 刘邦 所作《鸿鹄歌》。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汉高帝 ﹞虽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辞致之,以为羽翼,便敬德矫情,惜其大者,发《黄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贤贵隐,如此之至也。”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愿歌《黄鵠》三千岁,移得金茎五百年。”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加以《大风》、《黄鵠》、《落叶哀蝉》,或步燕歌,或循骚旨,无詔伶人,自成絶调。”
(4). 汉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所作之歌。《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细君 )悲愁,自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鵠兮归故乡。’”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太和公主 居处不同,情义久絶,懐土多畏,亟闻《黄鵠》之歌,失位自伤,寧免緑衣之叹,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门》诗:“公主歌《黄鵠》,君王指白日。”后以“黄鵠”指离乡的游子。 明 高启 《甪里村》诗:“紫芝日已老,黄鵠何时还?”
(5).据 汉 刘向 《列女传》载: 鲁 陶婴 少寡, 鲁 人闻其义,将求焉。 婴 闻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黄鵠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后指妇女的守节不嫁和空闺寂寞。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互醋》:“我流落边关,若不回时只恐你终啣黄鵠哀。泪空垂,冷落鸳幃日易西。” 清 陈维崧 《麦秀两岐·为周贞女题词》词:“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鵠》。”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早岁吟《黄鵠》,颠连四十春,怀贞心比铁,完节鬢如银。”
(6).山名。参见“ 黄鵠山 ”。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云霞
彩云和彩霞
云霞明灭。——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羽翼
(1) 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2) 翅膀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有用
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
食物对动物有用,湿润对植物有用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烈夫
刚正行义之士。 唐 李白 《明堂赋》:“明君暗主,忠臣烈夫。威政兴灭,表示贤愚。”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名誉
①好名声:名誉压群英|珍惜集体的名誉。 ②名义上的,含尊敬意:名誉教授|名誉会长。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辩士
有口才、善辩论的人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是非
(1) 对与错;正确和谬误
是非问题
(2) 口舌;纠纷
搬弄是非
(3) 评论;褒贬
不屑随人是非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举事
(1) 指发动武装起义
约期举事
(2) 举用人才
(3) 作事情
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吕氏春秋·察今》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成务
成就事业。《易·繫辞上》:“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盖士之登庸,以成务为用。”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所奬励者惟智与仁而已;智以开物、成务、利用、前民、仁以博施、济众、爱人、利物,自智仁以外无以为荣。”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方将
(1).将要;正要。《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三国 魏 阮籍 《诣蒋公》:“猥见採擢,无以称当,方将耕於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 唐 李白 《大猎赋》:“方将延荣光於后昆,軼玄风於邃古。”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方将理其旧业,而与世之学者左提右挈,共维挽风气於日盛也。”
(2).将来;未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汉武帝 徐乐 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於今日尔。”《陈书·高祖纪上》:“ 大同 初, 新喻侯 萧暎 为 吴兴 太守,甚重 高祖 ,尝目 高祖 谓僚佐曰:‘此人方将远大。’”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荣虽著於方将,恨皆缠於既往。”
[和江文通杂拟诗三十首·其八·阮步兵(咏怀)籍]醴泉
(1) 甘甜的泉水
(2) 水,在四川省眉山县西,有二源,皆发源于蟠龙山与松江会合处,注入长江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