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作者:释绍昙 朝代:宋代
[西窗]西窗原文
格样亲传鼻祖家,短檐时见夕阳斜。
看渠巨辟通方眼,牛过依然露尾巴。
[西窗]诗词问答
问:西窗的作者是谁?答:释绍昙
问:西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绍昙的名句有哪些?答:释绍昙
[西窗]释绍昙西窗 书法图
西窗书法作品
[西窗]参考注释
[西窗]格样
标准式样;模样。《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时常侍 张文寳 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詔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朱子语类》卷二一:“诚恐古人作文,亦须有箇格样,递相祖述。” 元 李唐宾 《风入松》套曲:“尘蒙金锁闲朱幌,泪湿香绒冷绣牀。无语傍粧臺。全不似旧时格样。”
[西窗]鼻祖
始祖,比喻创始人
有周氏之 蝉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西窗]时见
(1).指诸侯不在规定期间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时见者,言无常期。”
(2).常见。 唐 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鐘。” 唐 戴叔伦 《过柳溪道院》诗:“日斜深巷无人跡,时见梨花片片飞。”
[西窗]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西窗]通方
(1).通晓道术。《汉书·韩安国传》:“通方之士,不可以文乱。” 颜师古 注:“方,道也。”
(2).指通晓为政之道。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伏乞朝廷速赐选择总练通方老於智谋之士,前来 建康 ,纠剔某妄作疏漏之失。”
(3).共通的道理。《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説。”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庶几识古今之通方,知国家之大体。”
(4).变通;灵活。《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只因 伯夷 生性孤僻,不肯通方,父亲道他不近人情,没有容人之量。”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九章:“外国人不比 中国 人通方,你既当面同他讲了,他就得跟你当面交待。”
(5).指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这种不限于一经一论的研究方法,叫作‘通方’,即通达一切。”
[西窗]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西窗]尾巴
(1)
(2) 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
(3) 某种事物残留的部分
割尾巴
(4) 跟踪或监视某人的警察或其他暗探
(5) 某些事物的最后部分
飞机尾巴
(6) 指缺乏主见、凡事随声附和的人
宋代,释绍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