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_乾隆 | 清代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原文

隔日接看豫抚奏,九分收麦尚称馀。

河之南北秋胥报,地有瘠肥稔毕书。

总计中丰以上穫,所欣旧歉亦为舒。

幸民苏息能无慰,慰敢心愉敬切予。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诗词问答

问:《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一

2. 昨日方据直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参考注释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隔日

中间隔一天

隔日我再来

你隔日到我这儿来拿东西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豫抚

犹安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自豫抚题定之后,一切使客差员,大半皆由东路送往迎来,日无寧晷。”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总计

(1) 总括起来计算

总计十万元

观众总计有三千人

(2) 总计数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以上

(1) 表示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

中家以上。——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前面的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幸民

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宋 王禹偁 《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 宋 陆游 《寄龚实之正言》诗:“ 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苏息

(1).休养生息。《书·仲虺之诰》“后来其苏” 孔 传:“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唐 姚合 《闻魏州破贼》诗:“生灵苏息到 元和 ,上将功成自执戈。”《明史·李贤传》:“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杨笃生 《新湖南》第四篇:“事至今日,尚欲求苏息於恐怖政府之下,诸君,诸君,吾则安能忍而与此终古歟?”

(2).复活;苏醒。《三国志·魏志·杜袭传》“祖父 根 ,著名前世”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诛讫,车载城外, 根 以扑轻得苏息,遂闭目不动摇。” 唐 杜甫 《喜雨》诗:“穀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提狐置室中,俟其苏息,送至旷野,纵之去。”

(3).犹休息。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操笔执觚,足容苏息。”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吾军方自远来,曾未苏息。”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她每天的疲劳就是这样含着一点微笑,在小油灯底闪烁中,渐次得着苏息。”

谓更生,恢复。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 * 既除,苍生甦息。”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三:“絶后重甦息,飞花枯木林。” 邓溥 《得大我书闻其归自柏林喜而不寐》诗:“病体居然得甦息,故人无恙慰心情。”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报麦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能无

反问语。犹能不。《论语·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左传·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於大国,能无亡乎?”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十:“人生非草木,能无感中情?”参见“ 能不 ”。

,

  • 【密云】_纳兰性德 | 清代
  • 【密云】_纳兰性德 | 清代 >> 【密云】_纳兰性德 | 清代...

  • 【题钱维城四季花卉册·其二十二·茉莉】_乾隆 | 清代
  • 【题钱维城四季花卉册·其二十二·茉莉】_乾隆 | 清代 >> 【题钱维城四季花卉册·其二十二·茉莉】_乾隆 | 清代...

  • 【直】_乾隆 | 清代
  • 【直】_乾隆 | 清代 >> 【直】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