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原文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
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
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
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
大岩空腔谁所刳?绝壁峭立端疑削。
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
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
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
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诗词问答
问:《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参考注释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街头
(1)
(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
街头流浪儿
(3) 在街头演出或听到的
街头乐队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芒屩
(1).即芒鞋。《晋书·刘惔传》:“ 惔 少清远,有标奇,与母 任氏 寓居 京口 ,家贫,织芒屩为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履考》:“ 六朝 前率草为履,古称芒屩,盖贱者之服,大抵皆然。” 潘飞声 《碧云寺题石台上》诗:“欲借旧 * ,暂息破芒屩。”
(2).借指隐逸或僧道。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斩马祭旄纛,炰羔礼芒屩。” 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今观吾师行,四海一芒屩。”参见“ 芒鞋 ”。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作意
(1).着意;加意。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 嫦娥 作意栽。” 宋 陈与义 《遥碧轩作呈使君少隐时欲赴召》诗:“君为边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2).指故意、特意。 唐 杜甫 《江头五咏花鸭》诗:“稻粱霑汝在,作意莫先鸣。”《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清 王士禛 《寄陈伯玑金陵》诗:“东风作意吹杨柳,緑到 芜城 第几桥?”
(3).注意。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新唐书·李绛传》:“帝每閲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
(4).起意;决意。 唐 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 石瓮寺 ,作意共君游。”
(5).著作的本意。《汉书·艺文志》:“﹝《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在写作时当然也加上了一层作意,现代人所说的主题。”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登山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划包括几次登山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不恶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竹鞭
(1) 竹子的根茎
(2) 手柄部分为竹子的鞭子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崩石
损坏的刻石。指残碑。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窥刊崩石,捃逸残竹, 巢 风寂寥, 羲 埃绵邈。”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松根
(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
(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凭高
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开豁
(1).形容思想或胸怀开阔。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夫其明济开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杰。”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红楼梦》第一二○回:“太太这么一想,心里便开豁了。”
(2).解除;消除。 唐 李白 《赠别从甥高五》诗:“积蓄万古愤,向谁得开豁?”
(3).形容空间开阔明朗。 宋 范成大 《早发周平驿过清烈祠下》诗:“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 元 迺贤 《李老谷》诗:“峯迴稍开豁,夕阳散微影。” 孙中山 《建国方略·第二计划》:“自 襄阳 以上,皆为山国;其下以至 沙洋 ,则为广大开豁之谷地。”
(4).谓使思想、胸怀开阔。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
(5).通晓明白。 宋 韩维 《次韵和平甫同介甫当世过饮见招》:“疑怀滞义一开豁,有如暗室来明缸。”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一》:“邻有一染匠,常往听讲,久之,忽大悟曰:‘元来世间道理如此。’自是聪明开豁,遂能诗文,不復为匠。” 明 张居正 《进讲章疏》:“皇上万几有暇,时加温习,庶旧闻不至遗忘,新知日益开豁。”
(6).谓对他人的罪名或过失予以开脱并宽免。《水浒传》第三六回:“知县自心里也有八分开豁他,当时依准了供状,免上长枷手杻,只散禁在牢里。”《荡寇志》第八九回:“如今他已不敢强了,姊姊开豁了他罢。”《清史稿·食货志一》:“又以 徽州 、 寧国 、 池州 三府世僕捐监应考,常为地方所訐控,上諭:‘此等名分,总以现在是否服役为断。如年远文契无考,著即开豁。’”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送目
(1).投以目光,注视。 南朝 齐 王融 《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之五:“送目乱前华,驰心迷旧婉。” 南朝 梁 江淹 《拜中书郎表》:“未有伎惭美舆,蒙送目之赏。” 胡之骥 注:“《説苑》曰: 晋平公 为驰逐之车,立於殿下,羣臣得观焉。”《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关羽 ﹞提刀拍马便出,要斩 曹操 , 玄德 见了,慌忙摇手送目。”
(2).远眺;远望。 宋 张炎 《喜朝天·清暑堂赠蔡君谟》词:“人多送目天际,识渡舟帆小,时见潮回。” 宋 王安石 《桂枝香》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孤馆披襟坐,危栏送目凭。”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历险
经历危险
山中历险记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崎岖
山路不平
崎岖而经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崎岖坎坷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瀑水
瀑布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吹万
(1).《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成玄英疏:“风唯一体,窍则万殊。”吹,指风而言;万,万窍。谓风吹万窍,发出各种音响。 宋 苏轼 《飓风赋》:“呜呼,小大出於相形,忧喜因於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耶?” 金 党怀英 《睡觉门外霜风过》诗:“始知天籟非人籟,吹万由来果不同。”
(2).比喻恩泽广被天下。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在宥天下理,吹万羣方悦。” 唐 王起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之二:“故知我道化无疆,德风吹万,皇猷大啟,青阳始建。”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空腔
老调子;陈辞滥调。 宋 梅尧臣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开口必典实,省腹惟空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若今日所咏,明日亦可咏之;此人可赠,他人亦可赠之:便是空腔虚套,陈腐不堪矣。”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绝壁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泊绝壁之下。
悬崖绝壁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峭立
(1) 陡立,直立
岩石峭立
(2) 形容性格刚正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百人
(1).满百人的概数。《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而宗室有文者,必限以小县之宰;有武者,必置於百人之上。”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给九旒鑾輅,黄屋左纛……虎賁班劒百人。”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汉阳县 西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一鹤
本谓一只仙鹤。因鹤龄甚长,故亦以喻高年老寿。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雪作鬢眉云作衣, 辽东 华表独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 令威 。” 宋 苏辙 《披仙亭》诗:“仙翁旧住 蜀 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岌岌
(1).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王逸 注:“岌岌,高貌。”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攒峯势岌岌,翊輦气雄雄。” 明 李东阳 《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诗:“诗成画去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2).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 颜师古 注:“岌岌,危动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秦拙取楚》:“ 三 晋 亡, 齐 盖岌岌矣。”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敌与伪,泥足危岌岌。”
(3).急速貌。《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汜艳,霅燁岌岌。” 李周翰 注:“霅燁岌岌,急疾貌。”
(4).用同“ 汲汲 ”。急切貌。 孙中山 《社会主义的分析》:“各国社会主义学者,鉴于将来社会革命之祸,岌岌提倡 麦克司 之学说,主张分配平均,求根本和平之解决。”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自眩
见“ 自炫 ”。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鬼谷
(1).传说众鬼所聚之地。 汉 刘向 《九叹·远游》:“凌惊靁以軼骇电兮,缀 鬼谷 於北辰。”
(2).指 战国 楚 人 鬼谷子 。因隐于 鬼谷 ,故自号 鬼谷子 。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世传《鬼谷子》一书,今人研究认为系后人伪托。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惨惨
(1).忧闷;忧愁。《诗·小雅·正月》:“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郑玄 笺:“惨惨,犹戚戚也。” 唐 戴叔伦 《边城曲》:“胡笳听彻双泪流,羈魂惨惨生边愁。” 宋 苏轼 《送李公择》诗:“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妻妾及婢,俱惨惨有离别之色。” 沉从文 《边城》十六:“他惨惨的说:‘我有什么卓见可说,这是天意!’”
(2).昏暗貌。惨,通“ 黲 ”。《文选·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李善 注:“《通俗文》曰:‘暗色曰驂。’惨与黲古字通。” 唐 司空图 《河上》诗之一:“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 明 李梦阳 《台寺夏日》诗:“积雪洞门常惨惨,炎天松柏转萧萧。” 洪深 《赵阎王》第三幕:“寂寂深夜,惨惨微月,层层古木,一株株危然耸立。”
(3).引申为阴森萧瑟貌。 宋 范成大 《白狗峡》诗:“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但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只闻鬼哭神号,不见天清日朗。” 高长山 《雪夜“拉驴”》:“森林中阴风惨惨,寒气逼人。”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神先
对祖先的敬称。 清 梅曾亮 《崔恭人墓志铭》:“母缩衣嗇食,区画综理,未尝使大人忧,及随宦大郡,以约守盈,虔於神先,朝夕必致敬。”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秦皇
指 秦始皇 。 汉 班彪 《王命论》:“ 秦皇 东游以厌其气, 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唐 李白 《大猎赋》:“虽 秦皇 与 汉武 兮,復何足以争雄。” 金 元好问 《游泰山》诗:“ 秦皇 憺威灵, 茂陵 亦雄材。”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莓苔
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镌凿
一种木工手凿,有一个扁薄的刃口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残碑
残缺的碑石。 宋 王安石 《破冢》诗:“埋没残碑草自春,旋风时出地中尘。” 明 王偁 《黄陵庙》诗:“剥尽残碑无可问,春山唯有鷓鴣啼。”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野火
(1) 荒山野地燃烧的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燃烧地里野草的火
(3) 指磷火;鬼火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焚书
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人民城郭
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烟海
(1) 烟雾弥漫的大海——用于比喻。如:浩如烟海
(2) 思想的混乱、变化不定或模糊的状态。如:如堕烟海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诗文赏析
原题: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人迹所罕至也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