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原文
大江东望玉簪尖,忽到拾登百级兼。
无地有天双目豁,抚今思昔一心恬。
十馀五载景重阅,四叠七年韵再添。
拙速虽然逊响钵,亦非须断数茎拈。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诗词问答
问: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九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参考注释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大江
(1) 大的江
(2) 中国的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龟蛇锁大江。——毛 * 《菩萨蛮·黄鹤楼》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玉簪
用玉做成的簪子。也叫[玉搔头]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无地
(1).没有地方;没有土地。《战国策·赵策三》:“来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将予之乎?不与,则是弃前贵而挑 秦 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淮南子·泰族训》:“春雨之灌万物也,浑然而流,沛然而施,无地而不澍,无物而不生。”
(2).没有大地。 汉 扬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无天何生?无地何形?”
(3).犹言看不见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范围广袤。《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儵忽而无见兮,听惝怳而无闻。”《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飞阁逶迤,下临无地。” 张铣 注:“言阁高下临,见地若无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临着苦海,真是上彻重霄,下临无地。”
(4).犹言至极;不尽。形容无限喜爱、惶恐、惊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若乃统体必善,缀赏无地;虽 楚 赵 羣才, 汉 魏 众作,曾何足云!” 唐 刘禹锡 《谢分司东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书,授臣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者,宠命自天,战越无地。”《三国志平话》卷上:“ 曹操 读罢书,欢喜无地。”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感激至于无地。”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抚今思昔
见“ 抚今悼昔 ”。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景重
仰慕推重。《新唐书·高釴传》:“诸弟皆检愿友爱,为搢绅景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 梁太祖 每览 太原 书檄,遥景重之,曰:‘我何不得此人也? 陈琳 、 阮瑀 ,亦不是过。’”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拙速
谓用兵宁拙于机智而贵在神速。《孙子·作战》:“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杜牧 注:“攻取之间,虽拙于机智,然以神速为上。” 晋 张协 《杂诗》之七:“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侯景 闻臺军讨之,问策於 王伟 , 伟 曰:‘……兵贵拙速,宜即进军。’”
[登金山塔顶四叠旧作韵]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