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题招隐寺】_刘禹锡 | 唐代

【题招隐寺】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题招隐寺]题招隐寺原文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
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
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

[题招隐寺]诗词问答

问:题招隐寺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题招隐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招隐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

[题招隐寺]刘禹锡题招隐寺 书法图

【题招隐寺】_刘禹锡 | 唐代
题招隐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58-73

[题招隐寺]参考注释

[题招隐寺]隐士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题招隐寺]遗尘

(1).指前人行动所留的痕迹。《后汉书·党锢传序》:“盖前哲之遗尘,有足求者。” 晋 左思 《魏都赋》:“且 魏 地者,毕昴之所应, 虞 夏 之餘人,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听离鸞别鵠之音,覩月缺花飞之惨,遗尘在簟,破镜闇然,仰视双翔,能无泪下。”

(2).指残留的灰尘。比喻未尽去除的尘思俗念。《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荡遗尘於旋流,发五盖之游蒙。” 李善 注:“虽遣而未能尽,故曰遗。《中论》曰: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3).指遗弃的灰尘。形容轻微之极。 唐 李白 《陈情赠友人》诗:“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覰朋友若遗尘,没半点话温存。” 明 李东阳 《读唐史》之十二:“其所言者旋已弃如遗尘,过如飘风。”

(4).谓遗弃尘俗;抛弃尘念。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吾师视化身,一念即遗尘。”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荡景神宇澄,遗尘太霄逈。” 清 王夫之 《牧万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先生孝自天丰,文因通胜,遗尘云迥,抗志霜清。”

[题招隐寺]高僧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题招隐寺]精舍

(1) 讲学的处所;收斋

(2) 僧道居住或说法布道的处所

(3) 指心,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所居之处

[题招隐寺]地形

(1)

(2) 包括地势与天然地物和人工地物的位置在内的地表形态

(3) 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统称

[题招隐寺]江势

江水的流势。 唐 宋之问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诗:“渐见 江 势阔,行嗟水流漫。” 唐 刘禹锡 《题招隐寺》诗:“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宋史·苏轼传》:“今 三吴 多水,欲凿挽路、为千桥,以迅江势。” 元 黄溍 《八咏楼》诗:“秋阴垂野薄,江势抱城斜。”

[题招隐寺]触山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后以“触山”喻力大无穷。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触山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鲁庄公 曰:‘ 鲍叔牙 挟忿而来,加以 宋 助, 南宫长万 有触山举鼎之力,吾国无其对手,两军并峙,互为犄角,何以御之?’”

[题招隐寺]野花

野生或不栽培植物的花;尤指一种野生或不栽培的植物

[题招隐寺]多思

(1).多情思;多相思。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唐 元稹 《红芍药》诗:“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採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宋 曾巩 《写怀》诗之二:“荒城絶所之,岁暮浩多思。病眼对山湖,孤吟寄天地。”

(2).反复思考。如:这种事情须要多思,不可轻信。

[题招隐寺]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题招隐寺]乡来

往昔,过去。乡,通“ 向 ”。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洗搨其文,于‘门’下见‘卒’字,‘亭’下见‘长’字,皆乡来搨本所未见。”

,

【题招隐寺】_刘禹锡 | 唐代
  • 【途中柳】_李中 | 唐代
  • 【途中柳】_李中 | 唐代 >> 【途中柳】_李中 | 唐代...

    【题招隐寺】_刘禹锡 | 唐代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_刘禹锡 | 唐代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_刘禹锡 | 唐代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_刘禹锡 | 唐代...

    【题招隐寺】_刘禹锡 | 唐代
  • 【读庄子】_白居易 | 唐代
  • 【读庄子】_白居易 | 唐代 >> 【读庄子】_白居易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