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作者:程公许 朝代:宋代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原文
韶华倏已三旬过,南北山分两日游。
翠逻晚寒催暖酒,绿杨风软缓移舟。
无多官事妨行乐,有计吟情夺隐忧。
三啊孤山林处士,泰和容许隐巢由。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诗词问答
问: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的作者是谁?答:程公许
问: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程公许的名句有哪些?答:程公许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参考注释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韶华
韶光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韩维《太后阁》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分两
一分一两。谓分量,轻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但云此病若何,当服何药,是在《千金》某部第几卷,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少差。”《红楼梦》第八四回:“太太説了,叫 * 奶亲自把分两对準了呢。”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萧长春 听了,在心里掂了掂分两。”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晚寒
(1).傍晚的寒气。 唐 刘长卿 《使还七里滩上逢薛承规赴江西贬官》诗:“迁客归人醉晚寒,孤舟暂泊 子陵滩 。”
(2).谓寒冷的时间长。《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 毛 传:“三之日, 夏 正月也, 豳 土晚寒。” 孔颖达 疏:“寒晚,温亦晚。”
(3).馀寒。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二:“虽是 俄国 诗人的‘五月天气’,晚寒还暗袭行人的衣袂。”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杨风
见“ 杨风子 ”。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官事
旧时指公家的事;官府的事宜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吟情
诗情;诗兴。 宋 赵师秀 《秋色》诗:“幽人爱秋色,祇为属吟情。” 宋 戴复古 《昭武太守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诗》之八:“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 元 张可久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杨驹儿墓园》曲:“放吟情,写新声,寄春鶯,明年来此赏清明。”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隐忧
内心里的忧愁;忧痛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 林逋 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 孤山处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鹤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二》:“ 林逋 隐居 杭州 孤山 ,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 宋 林逋 《宿姑苏净惠大师院》诗:“ 孤山 猿鸟 西湖 上,懒对寒灯咏《式微》。” 清 赵翼 《寓西湖十日杂记以诗》:“ 孤山 好林馆,丹碧隐青涟。” 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林处士
宋 林逋 的别称。 宋 梅尧臣 有《对雪夜访林处士》诗。 清 邵长蘅 《夜游孤山记》:“偕学士,呼小艇,渡 孤山 麓,从一奚童,登 放鹤亭 ,徘徊 林处士 墓下。”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泰和
(1).太平。 汉 扬雄 《法言·孝至》:“或问泰和。曰:其在 唐虞 、 成周 乎?” 宋 光宗 《策问》:“其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风俗,清刑罚,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条陈之。朕将亲览。”参见“ 太和 ”。
(2).天地间冲和之气。 明 徐渭 《梅赋》:“先则浑沦庞篤,含泰和而独饱,酸则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参见“ 太和 ”。
(3).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 * 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復纤翳之留。”参见“ 太和 ”。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容许
(1) 允许;默认
不容许反对派存在
(2) 使有可能;提供机会或根据
只能容许得出一个结论的证据
[同二侄一甥游灵隐净慈寺]巢由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相传皆为 尧 时隐士, 尧 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 尧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 五代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 秦 争 汉 夺虚劳力,却是 巢 由 得稳眠。” 清 赵翼 《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 巢 由 下拜劳。”参见“ 巢父 ”、“ 许由 ”。
宋代,程公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