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廿四首】作者:唐寅 朝代:明代
[题画廿四首]题画廿四首原文
百尺松杉贴地青,布衣衲衲发星星。
空山寂寞人声绝,狼虎中间读道经。
[题画廿四首]诗词问答
问:题画廿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唐寅
问:题画廿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唐寅的名句有哪些?答:唐寅
[题画廿四首]唐寅题画廿四首 书法图
题画廿四首书法作品
[题画廿四首]参考注释
[题画廿四首]百尺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桅杆。《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题画廿四首]贴地
谓贴近地面。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题画廿四首]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昇。——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题画廿四首]衲衲
濡湿貌。衲,通“ 纳 ”。语本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衣纳纳而掩露。” 明 唐寅 《题画》诗之五:“百尺松杉贴地青,布衣衲衲髮星星。”
[题画廿四首]星星
(1) 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2) 细而小的点儿
[题画廿四首]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题画廿四首]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题画廿四首]人声
人类在说话、歌唱、哭泣或喊叫时发出的声音
远处传来人声
[题画廿四首]狼虎
(1).狼与虎。 汉 焦赣 《易林·大畜之复》:“狼虎结谋,相聚为儔,同嚙牛羊,道絶不通,病我商人。”《说岳全传》第七一回:“来至一个村中,俱是恶狗,形如狼虎一般。”
(2).比喻凶恶 * 的人。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 * 书》:“追逮证验,穷根寻叶,狼虎满路,狴牢充塞。”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鸞皇婴雪刃,狼虎犯云屏。”《三国演义》第二六回:“欲离万丈蛟龙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题画廿四首]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题画廿四首]道经
(1).路过。《后汉书·西域传·于窴国》:“ 元嘉 元年,长史 赵评 在 于窴 病痈死, 评 子迎丧,道经 拘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后復之 杭 ,道经向泊舟处,忽遇先日赠钱之妇。” 清 无名氏 《烬宫遗录》卷下:“宫人道经 承乾宫 ,戏推石狮子以为笑乐。”
(2).遵行的准则。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惟修六则以立道经,一曰中,二曰和,三曰正,四曰公,五曰诚,六曰通。”
(3).道家或道教的经典。《南史·顾欢传》:“案道经之作,著自 西周 ;佛经之来,始乎 东汉 。”《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 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所以説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通志>总序》:“道家则有道书,有道经,有科仪,有符籙,有吐纳内丹,有炉火外丹。”
唐寅,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