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作者:李贤 朝代:明代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原文
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
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
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
此外复何求,农事宜及早。
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
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诗词问答
问: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的作者是谁?答:李贤
问: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贤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贤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注释
1. 押皓韵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参考注释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古书
古代的著作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见笑
(1) 被别人笑话(多用作谦辞)
唱得不好,见笑了
(2) 笑话
我不会讲话,您可别见笑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斲轮
亦作“斵轮”。1.斫木制造车轮。《庄子·天道》:“ 轮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於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轮。’”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学似斵轮 扁 ,诗如 饭颗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贩牛之商,斲轮之工,散见於传记诸书,犹往往不絶。”
(2).借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诗:“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轮妙。” 清 顾绍敏 《秋日感怀》诗之三:“ 中郎 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轮。”
(3).指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参同契>序》:“援笔於既悟之后则可,牵文於未悟之前则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见誚斵轮矣。”参见“ 斲轮手 ”。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明哲
明智、通达事理
知之曰明哲。——《书·说明上》
而况于明哲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岁丰
年谷丰收。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宋人闻之,夙兴夜寐,早朝晏退,弔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年岁丰。” 南朝 宋 刘义康 《岁饥平粜议》:“又缘 淮 岁丰,邑地沃壤,麦既已登,黍粟行就。” 唐 白居易 《太平乐词》诗之一:“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此外
(1) 除此以外
(2) 在已提到的东西上外加的事情
此外,还可以使这个小机件用来压印可爱的浮雕图案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事宜
(1) 关于事情的安排、布置
商谈有关事宜
(2) 事情的道理
深合事宜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及早
赶早;趁早
生了病要及早治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团栾
(1).犹檀栾。竹秀美貌。亦用作竹的代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永嘉绿嶂山》诗:“澹瀲结寒姿,团欒润霜质。”
(2).圆貌。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积翠扈游花匼匝,披香寓值月团欒。”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欒月?”
(3).指圆月。 宋 林逋 《又咏小梅》诗:“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欒空绕百千迴。荒邻独映山初尽,晚景相禁雪欲来。”
(4).借指月光。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回文五》词:“月也异当时,团欒照鬢丝。”
(5).团聚。 唐 孟郊 《惜苦》诗:“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欒。” 元 张养浩 《普天乐》曲:“山妻稚子,团欒笑语,其乐无涯。” 明 王韦 《玉漏迟》词:“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欒。”
(6).环绕貌。 宋 范成大 《次韵平江韩子师见寄》:“有情碧嶂团欒绕,无数朱楼縹緲临。”
(7).团子。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诗:“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团欒﹞,糰子。”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儿孙
(1) 儿子和孙子
(2) 泛指后代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盈抱
满怀。 明 李攀龙 《又录别》诗:“对客发素书,零涕復盈抱。”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利名场
追逐名利的场所。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三折:“若不是我参透玄机,则这利名场,风波海,虚躭了一世。”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四]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和陶诗,明代,杂诗,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