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再和二首】_苏轼 | 宋代

【再和二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再和二首]再和二首原文

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再和二首]诗词问答

问:再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再和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再和二首]苏轼再和二首 书法图

【再和二首】_苏轼 | 宋代
再和二首书法作品

[再和二首]参考注释

[再和二首]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再和二首]前世

(1) 想像为某个人在今生尘世以前的一世

(2) 上一代

[再和二首]竹石

竹与石。《南史·袁粲传》:“郡南一家颇有竹石, 粲 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唐 杜甫 《绝句》之二:“青溪先有蛟龙屈,竹石如山不敢安。”

[再和二首]一斑

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事物中的一小部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再和二首]五字

(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 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2). 晋 郭颁 《魏晋世语》:“ 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 ( 钟会 )取草视,为定五字。 松 悦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当尔耶?’ 松 曰:‘ 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诗。 五代 齐己 《秋夕书怀》诗:“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再和二首]靖节

见“ 靖节徵士 ”。

[再和二首]高闲

清高闲适。 唐 孟郊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诗:“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浄。” 宋 王禹偁 《高闲》诗:“謫居 滁 上欲何为,唯把高闲度岁时。” 宋 曾巩 《寄致仕欧阳少师》诗:“旷达林中趣,高闲物外身。”《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高闲孰是可作对? 震泽 尊居百川长。”

,

【再和二首】_苏轼 | 宋代
  •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_真宗 | 宋代
  •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_真宗 | 宋代 >> 【上钦成皇后册宝六首】_真宗 | 宋代...

    【再和二首】_苏轼 | 宋代
  •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_方回 | 宋代
  •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_方回 | 宋代 >>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_方回 | 宋代...

    【再和二首】_苏轼 | 宋代
  • 【送按察王佥事除行台察院】_王义山 | 宋代
  • 【送按察王佥事除行台察院】_王义山 | 宋代 >> 【送按察王佥事除行台察院】_王义山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