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永乐雕漆碗托子】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咏永乐雕漆碗托子原文
托子尚馀永乐制,不知碗失自何年。
画图悉泯刀痕刻,款识犹存针迹悬。
补以后休诮居上,阙其半乃幸成全。
幸全那免重阙半,掷笔翻因笑冁然。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诗词问答
问:咏永乐雕漆碗托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永乐雕漆碗托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永乐雕漆碗托子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八
2. 以嘉靖雕漆碗补置其上兮寸吻合亦可资佳话也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参考注释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托子
用以承垫杯碗等,起平稳、隔热作用的器皿。形状多种。始用于 唐 ,流行至今。《景德传灯录·松山和尚》:“一日命 庞居士 喫茶,居士举起托子云:‘人人尽有分,因什么道不得?’”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托子》:“席上,诸公只服褙子, 文龙 以失礼居末座。供茶, 文龙 故以托子堕地,诸公戏以失礼。 文龙 曰:‘先生失衣,学生落托。’众为一笑。”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乐制
礼仪中关于音乐的制度。《宋史·乐志三》:“ 元符 元年十一月,詔登歌、鐘、磬并依 元丰 詔旨,復先帝乐制也。”《明史·乐志一》:“时七庙既建,乐制未备,礼官因请更定宗庙雅乐。”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刀痕
刀伤留下的瘢痕。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塞上黄蒿兮枝枯叶乾,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宋史·韩世忠传》:“﹝ 世忠 ﹞尝中毒矢入骨,以彊弩括取之,十指仅全四,不能动,刀痕箭瘢如刻画。”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其往来负戴者,俱焦头烂额,断臂折脛,刀痕遍体。”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款识
(1).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鏤毋款识。” 非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刻也。” 司马贞 索隐:“按:识犹表识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一夜,雷电风雨暴作,翼旦山折泉涌,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识甚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义: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另有二说:(1)款在外,识在内。(2)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参阅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八》。
(2).在书画上的题名。 清 龚自珍 《观“邃园修禊”卷子同年生徐编修属书卷尾》诗:“一花一石有款识,袖中拓本春烟昏。” 许地山 《银翎底使命》:“但那上头不特地址没有,甚至上下的款识也没有。”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针迹
线迹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以后
比现在或所说的时间晚的时间
从今以后
自此以后。——《后汉书·张衡传》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成全
(1) 帮助人使实现某种愿望
成全这门亲事
(2) 完满无缺
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耶
[咏永乐雕漆碗托子]冁然
笑貌。《文选·左思<吴都赋>》:“ 东吴 王孙囅然而咍。” 刘逵 注:“囅,大笑貌。”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贤仆夫》:“ 敬 囅然曰:‘我使头及第后还拟作 西川 留后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念大仇已报,则囅然喜。” 茅盾 《神的灭亡》:“老大王 奥定 ……坐在天宫里听得了 陆克 这呼痛声,就忍不住会冁然微笑。”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