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哭李夷道】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夜哭李夷道]夜哭李夷道原文
逝者绝影响,空庭朝复昏。
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无妻无子何人葬?空见铭旌向月翻。
[夜哭李夷道]诗词问答
问:夜哭李夷道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夜哭李夷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夜哭李夷道是什么体裁?答:杂言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夜哭李夷道]白居易夜哭李夷道 书法图
夜哭李夷道书法作品
全唐诗
[夜哭李夷道]参考注释
[夜哭李夷道]影响
(1) 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的行为、思想或性质
他的嗜好是在邻居的影响下形成的
(2) 影子和回声。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
电报、邮传,捷如影响
(3) 影子和声响。引申为踪迹
拨草寻蛇,那里得些影响。——《西游记》
(4) 音信,消息
候有影响,即以相告
(5) 印象,指事情的梗概,轮廓
知些影响
(6) 根据
无影响
[夜哭李夷道]空庭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夜哭李夷道]家人
(1) 家庭成员
家人团聚
(2) 旧称仆人
(3) 指平民
[夜哭李夷道]哀临
帝后死,集众举哀,谓之哀临。后亦泛指到场为死者举哀。《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为 义帝 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 唐 白居易 《夜哭李夷道》诗:“家人哀临毕,夜锁寿堂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台省之玷》:“刑科给事中 李原縉 ,先以闻 宣宗 晏驾不哀临,私娶妾下狱矣。”参见“ 哭临 ”。
[夜哭李夷道]寿堂
(1) 旧指停放死者棺木的厅堂,也指祭祀的地方
(2) 祝寿的厅堂
[夜哭李夷道]空见
谓凭空见及。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如 孔子 神而空见 始皇 、 仲舒 ,则其自为 殷 后 子氏 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
[夜哭李夷道]铭旌
竖在灵柩前标志死者官职和姓名的旗幡。多用绛帛粉书。品官则借衔题写曰某官某公之柩,士或平民则称显考显妣。另纸书题者姓名粘于旌下。大敛后,以竹杠悬之依灵右。葬时取下加于柩上。《周礼·春官·司常》:“大丧,共铭旌。”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於此举铭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哱叛》:“铭旌字,谁结个灵堂掛?” 郭沫若 《满江红·天外人归》词:“高树铭旌三叩首,跪参导弹孤哀样。”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