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作者:彭汝砺 朝代:宋代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原文
未得临流一醉观,江山应是怨无端。
苦吟夜月横诗笔,烂醉秋风把钓竿。
溪濑最宜霜后听,峰峦曾向雨中看。
输君瞬息穷千里,苒苒羁怀几万般。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诗词问答
问: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的作者是谁?答:彭汝砺
问: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彭汝砺的名句有哪些?答:彭汝砺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参考注释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无端
(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苦吟
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苦吟》:“ 孟浩然 眉毫尽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维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王朝闻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二:“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从根本上说,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诗笔
(1).诗和散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 王利器 集解:“ 六朝 人以诗、笔对言,笔指无韵之文。”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至午后诗笔俱成,得七千餘字。”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辞笔或诗笔对举, 唐 世犹然,逮及 宋 元 ,此义遂晦。於是散体之笔,并称曰文。”
(2).写诗的笔。 宋 王安石 《赠老宁僧首》诗:“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 太山 。” 金 元好问 《示崔雷诗社诸人》诗:“江山自许供诗笔,糜粥犹能到酒杯。” 清 秋瑾 《题<潇湘馆集>》诗之二:“千寻翠色供诗笔,一派湖山作画图。”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烂醉
沉醉;酩酊大醉
喝个烂醉方休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秋风
秋天的风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钓竿
一根逐渐变细的细长杆,尖端系线用来钓鱼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溪濑
溪水。 宋 陆游 《溪上小酌》诗:“岸幘出篱门,投竿俯溪瀨。” 宋 王柏 《长啸山游记》:“溪瀨阡陌,互相经纬。”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四山叠翠开画图,溪瀨漱石如笙竽。”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峰峦
连绵的山峰
峰峦起伏
峰峦重叠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中看
好看,令人悦目
这东西好吃不中看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瞬息
一瞬眼一呼之间。比喻极短的时间
瞬息万变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苒苒
(1) 长势茂盛的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唐彦谦《移莎》诗
(2) 草木枝叶柔嫩貌
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陈诩《龙池春草》
(3) 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木末北山烟苒苒,草根南涧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渐渐地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柳永《凤归云》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羁怀
亦作“羇怀”。寄旅的情怀。 唐 司空曙 《残莺百啭歌》:“ 谢朓 羇怀方一听, 何郎 闲咏本多情。” 宋 苏舜钦 《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咄嗟谤口闻高谊,披豁羇怀见雅吟。” 元 白无咎 《百字折桂令》词:“弓剑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羈怀、西风木叶,秋水蒹葭。” 明 欧大任 《除夕九江官舍》诗:“饯岁 潯阳 馆,羈怀强笑欢。烛消深夜酒,菜蔟异乡盘。”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四]万般
(1) 各种各样;多种多样
(2) 极其;非常
我感到万般快慰
宋代,彭汝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