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作者:李复 朝代:宋代
[出门]出门原文
静僻懒慢久,烦喧厌入耳。
过客吐新谈,意况殊不美。
火炎几车薪,难救一杯水。
但坐问邻醅,余事莫挂齿。
[出门]诗词问答
问:出门的作者是谁?答:李复
问:出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复
[出门]参考注释
[出门]静僻
僻静;宁静幽僻
静僻的小巷
[出门]懒慢
懒惰怠慢;懒惰散漫。语本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懒,一本作“ 嬾 ”。 唐 杜甫 《伤秋》诗:“懒慢头时櫛,艰难带减围。” 唐 皇甫冉 《田家作》诗:“ 嵇康 懒慢性,祗自恋风烟。” 宋 苏轼 《与范纯父侍郎书》之一:“到 潁 半年,始此上问,懒慢之罪,踧踖无地。” 清 王晫 《今世说·巧艺》:“﹝ 王崇节 ﹞多病,习懒慢,不喜为章句学。”
嬾慢:犹懒散。 明 袁宗道 《早春独坐》诗:“迂疎生事简,嬾慢见人难。” 清 曹寅 《宿华阳》诗:“多年嬾慢水曹部,輒为寒梅办急装。”
[出门]烦喧
吵闹;嘈杂。 明 唐顺之 《赠吴山人归自京师》诗:“ 京洛 岂无知己在,看君终是厌烦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未几,烦喧渐远,心稍安。”
杂乱喧嚣。指尘世。
[出门]入耳
悦耳;中听
不堪入耳
[出门]过客
过路的人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出门]意况
亦作“ 意况 ”。1.内容。《魏书·术艺传·殷绍》:“ 太安 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 法穆 时共 影 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
(2).情态;情趣。 唐 舒元舆 《录桃源画记》:“左右有书童玉女,角髮而侍立者十二,视其意况,皆逍遥飞动。” 明 高攀龙 《三时记》:“八日蚤起,独步山薄中,或登高而眺,或临水而坐,悠然於无人之境,别有一种意况。”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与久疾乍癒之人,同一意况。”
见“ 意况 ”。
[出门]不美
(1).不虚饰。《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魏源 本义:“盖实善实知,故皆真实之言,而不虚饰以为美也。”
(2).不称心;不满意。《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头亲, 张员外 怕不中意!只是雌儿心下必然不美。”《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 倪太守 把些布帛赏与众人,各各欢喜。只有那 倪继善 心中不美。”《荡寇志》第八三回:“虽承尊上救援,我们委实去不得,去了两边不美。”
(3).不好;不妙。《水浒传》第七一回:“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我如今就是这样发行去卖,有人认出,反为不美。”《红楼梦》第八十回:“这倒难猜,只怕膏药有些不美了。”
[出门]火炎
见“ 火燄 ”。
[出门]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出门]余事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出门]挂齿
说到;提及
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椽》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宋代,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