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秘校见访】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赵秘校见访]赵秘校见访原文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赵秘校见访]诗词问答
问:赵秘校见访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赵秘校见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
[赵秘校见访]参考注释
[赵秘校见访]文学
(1) 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赵秘校见访]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 * 关系
[赵秘校见访]天人
(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赵秘校见访]吾党
(1).我的同乡。《论语·子路》:“ 叶公 语 孔子 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邢昺 疏:“言吾乡党中有直身而行者。”
(2).犹吾辈,吾俦。 唐 贾岛 《石门陂留辞从叔謩》诗:“何时临涧柳,吾党共来攀?” 严复 《论世变之亟》:“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於灭四千年之文物。”
(3).我们的政党。 孙中山 《在梧州对 * 员的演说》:“吾党之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种。”
[赵秘校见访]迷津
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红楼梦》
[赵秘校见访]津亭
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 唐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诗之一:“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羣?” 宋 刘克庄 《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镜花缘》第一回:“其最重的,徙植津亭驛馆,不特任人攀折,兼使沾泥和土,见蹂於马足车轮。”
[赵秘校见访]相过
(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赵秘校见访]恬泊
淡泊。《后汉书·逸民传·法真》:“幽居恬泊,乐以忘忧。”《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清高恬泊,拟跡前轨,德行卓絶,海内无偶。”《晋书·儒林传·杜夷》:“少而恬泊,操尚贞素。” 宋 梅尧臣 《赵秘校见访》诗:“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宋代,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