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草堂】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抱朴草堂]抱朴草堂原文
溪环山复围,于中搆草屋。
矮墙砌块石,曲径植脩竹。
为屋亦弗多,其名曰抱朴。
既觉悦素心,更以畅遥目。
常携渊明诗,小坐便把读。
[抱朴草堂]诗词问答
问:抱朴草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抱朴草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抱朴草堂]注释
1. 押屋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五
[抱朴草堂]参考注释
[抱朴草堂]环山
(1) 环绕着山
环山公路
(2) 被山围着
村子三面环山,村北是一片平地
[抱朴草堂]草屋
草屋
释义: 屋顶用稻草、麦秸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
[抱朴草堂]砌块
用粘土烧制或混凝土制成的用来建筑房屋墙壁的块状建筑材料,经常采用砖或石贴面
[抱朴草堂]曲径
曲折迂回的小路
沿着山间曲径,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
[抱朴草堂]脩竹
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抱朴草堂]抱朴
亦作“ 抱朴 ”。1.持守本真,不为外物所诱惑。《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猥使良才抱朴而逃,踰越山河,沉沦 荆 楚 ,所谓往而不反者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未若长疎散,万事恒抱朴。” 清 谭献 《明诗》:“有道术者,依仁据义,履中蹈和,则上合六义;怀才抱朴,言志永言,则旁通九流。”
(2).抱住树皮。《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李善 注引《苍颉篇》:“朴,木皮也。”
见“ 抱朴 ”。
[抱朴草堂]素心
(1) 本心;素愿
与素心相违
(2) 心地纯洁
素心人
[抱朴草堂]遥目
远望。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遥目九野,远览长图。”
[抱朴草堂]渊明
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抱朴草堂]小坐
随便坐坐;稍坐片刻。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俳优,连笑伎戏。”《老残游记》第六回:“回到店中,在门口略为小坐。”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