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自述·其六十】作者:李孔修 朝代:明代
[贫居自述·其六十]贫居自述·其六十原文
事可挨时只管挨,两般要紧且安排。
先赊隔岁宜春酒,预买隆冬著火柴。
口味偏多逢笋蕨,脚头还少代靴鞋。
去年深感邻翁召,紫蟹黄鸡尚记怀。
[贫居自述·其六十]诗词问答
问:贫居自述·其六十的作者是谁?答:李孔修
问:贫居自述·其六十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贫居自述·其六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孔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孔修
[贫居自述·其六十]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佳韵
[贫居自述·其六十]参考注释
[贫居自述·其六十]只管
(1) 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大胆做
大娘,您只管放心好了
(2) 只顾
他头也不抬,话也不回,只管忙着手中的活
(3) 尽管;虽说
姐姐只管比你大两岁,可他性情傲些,你可得让着点
[贫居自述·其六十]两般
两样;不同。 唐 方干 《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诗:“画石画松无两般,犹嫌瀑布画声难。” 宋 苏轼 《次周焘韵》:“道眼转丹青,常於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贫居自述·其六十]要紧
(1) 重要
搞研究工作,要紧的是实事求是
(2) 严重
没有什么要紧
[贫居自述·其六十]安排
事先规定的程序
[贫居自述·其六十]宜春酒
唐 代中和节用以祭神的酒。《新唐书·李泌传》:“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里閭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
[贫居自述·其六十]预买
宋 代,政府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绸绢偿还,谓之预买。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 太宗 时, 马元方 为三司判官,建言:‘方春民乏絶时,豫给緡钱贷之,至夏秋,输绢於官。’预买紬绢,盖始於此。”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 祥符 初, 王旭 知 潁州 ,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西 ,民以为便。今行於天下,於岁首给之,谓之和买绢,或曰预买,始於 旭 也。”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取於民者,常赋之外,其目繁多。絮帛则有和买,有预买,有泛买,有常平司和买。”参见“ 和买 ”。
[贫居自述·其六十]隆冬
严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枯树。——《晋书·王献之传赞》
[贫居自述·其六十]火柴
在一端粘附上易燃混合物的一小根细木棍或其他相当结实的易燃材料,粘附上的易燃混合物经摩擦会发火并因此点燃
[贫居自述·其六十]口味
饮食的味道;对味道的爱好;个人的爱好
调得合口味
[贫居自述·其六十]笋蕨
竹笋与蕨菜。 宋 苏轼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
[贫居自述·其六十]脚头
(1).犹脚步。多指走路时腿的动作。 元 无名氏 《硃砂担》楔子:“带月披星,忍寒受冷,离乡井,过了些芳草长亭,再不曾半霎儿得这脚头定。”沪剧《罗汉钱》第二幕第一场:“多时不走娘家路,今天回家脚头轻。”
(2).脚;脚上。多就踢球技巧而言。如:脚头有工夫。
(3).犹兆头。《廿载繁华梦》第十五回:“﹝ 马氏 ﹞生怕 香屏 闹出这宗来歷出来,一来损了 周 家门风,二来又於自己所説好脚头的话不甚方便。”
(4).旧时码头上剥削搬运工人的把头。
[贫居自述·其六十]还少
恢复青春,变得年轻。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饵之一年,老者还少,令人彻视见鬼。”《太平广记》卷五九引《女仙传》:“女服药时,年已七十,稍稍还少,色如婴儿。”《东周列国志》第五三回:“且闻其善於採炼,却老还少,心甚慕之。”
[贫居自述·其六十]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贫居自述·其六十]深感
深深感到
深感遗憾
[贫居自述·其六十]黄鸡
黄羽毛鸡。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鷄啄黍秋正肥。” 宋 苏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髮唱黄鷄。”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荷担赴市,行数十里,十日一见黄鷄,三日一见白豕。”
[贫居自述·其六十]记怀
记在心中。《水浒传》第三八回:“ 宋江 道:‘你只顾将去,不要记怀。’”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劝》:“望君家记怀,望君家记怀,你的盛年难再,韶颜易改,我自疑猜。” 张德义 刘培林 《董小宛传奇》第三章:“这是我把贤弟领来受罪的,哪哪哪……望贤弟不必记怀,愚兄这厢赔礼了。”
明代,李孔修,贫居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