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原文
在易之颐,饮食以节。
推而广之,有是三说。
蒸壶发羃,衰发满帻。
机亦乳白,未死神泣。
万金之璧,护一蚁缺。
彼过分者,于我何得。
昔传者诗,今见理悦。
吁嗟先生,何学非易。
称此翰墨,是谓知德。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诗词问答
问: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参考注释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饮食
(1) 饭菜
含热量低的饮食
(2) 吃喝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推而广之
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乳白
像牛奶的白色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死神
神话传说中主管死亡的神。 闻一多 《死水·你指着太阳起誓》:“你不信?假如一天死神拿出你的花押,你走不走?”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十三章:“哪怕早一秒钟离开这里,就离死神远了一秒钟。”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万金
(1).极多的钱财。《列子·杨朱》:“ 卫端木叔 者, 子贡 之世也,藉其先貲,家累万金。”《史记·平準书》:“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 三国 魏 曹丕 《又与锺繇书》:“ 宋 之结緑, 楚 之 和 璞,价越万金。”
(2).用以形容贵重或比喻贵重之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身中大创十餘,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唐 杜甫 《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安知万金之非轻,秋毫之非重乎?”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过分
超过本分或一定的限度
奚二哥的话未免太过分了。—— 王统照《山雨》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何得
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翰墨
原指笔、墨,借指文章、书画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曹丕《典论·论文》
[张安国东坡三养帖赞]知德
(1).懂得道德。《论语·卫灵公》:“子曰:‘ 由 ,知德者鲜矣。’”《国语·周语下》:“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謫,则可以知德矣。” 明 刘基 《梅颂》序:“予与 仲文 交,敬其好学而知德也。”
(2).知道别人施与的恩德。《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民未知德,惧若在己。” 李周翰 注:“天下之有未闻知君德者,是辅臣之过,故惧若在己也。”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韁。”
才智与德行。 章炳麟 《訄书·订孔》:“﹝ 孔丘 ﹞下比 孟軻 ,博习故事则贤,而知德少歉矣。”
宋代,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