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原文
丁年尚主令名闻,绝塞宣猷建伟勋。
不必读书知大义,每于临阵冠三军。
老成凋谢予忧尔,要寄畴咨子克云。
重惜贤藩教侑庙,报功兼以劝忠勤。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诗词问答
问:《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六
2. 命世子成衮札布嗣为札萨克盟长将来亦克胜定边左副将军之任云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参考注释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丁年
成丁的年龄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尚主
娶公主为妻。因尊帝王之女,不敢言娶,故云。尚,承奉、奉事或仰攀之意。《史记·外戚世家》:“是时 平阳主 寡居,当用列侯尚主。” 唐 权德舆 《古乐府》:“身年二八壻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宋 司马光 《论李玮知卫州状》:“陛下始者追念 章懿太后 ,选 瑋 使之尚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 安大业 ……世家争婚之。母梦曰:‘儿当尚主。’信之。”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令名
好名声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宣猷
见“ 宣犹 ”。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大义
(1) 代表正义的道理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深明大义
(2) 夫妇之义,谓婚姻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文章、论著或理论的精要之处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临阵
(1) 来到阵地
临阵不乱
(2) 上阵地(参加战斗)
临阵一搏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三军
(1) 军队的统称
三军过后尽开颜。——毛 * 《七律·长征》
(2) 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指陆军、空军、海军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老成
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幼年丧父使他变得少年老成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凋谢
(1) 草木花叶枯落
花瓶里的旧花凋谢了
(2) 比喻老年人死亡
朋友日凋谢,存者逐利移。——唐· 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畴咨
亦作“ 畴諮 ”。《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 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后以“畴咨”为访问、访求之意。《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晋书·司马虓传》:“若朝之大事,废兴损益,每輒畴諮。”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二:“冲圣当阳,畴咨 方 召 ,东南再造,悉畀元臣。”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重惜
十分珍惜。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诛在一人,与众无忌。”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陛下安得不以俭约为师,奢靡为戒,重惜国用,以狥民之急。”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贤藩
敬称藩镇或藩国的首领。 元 王恽 《真常观记》:“继奉 旭烈 贤藩教旨,提点 彰德路 道教事。” 清 谈迁 《国榷·崇祯十七年》:“其有不忘 明 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 江 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报功
(1).酬报有功者;报答功德。《书·武成》:“崇德报功。” 孔 传:“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 汉 王充 《论衡·祭意》:“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 汉 班固 《 * 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
(2).陈述功绩。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蜃楼结成了,大家都去报功。” 茅盾 《子夜》四:“﹝ 曾沧海 ﹞后来转念到‘报功’总已不成,上 * 局也没意思,便决定先回家再定办法。”
[固伦额驸超勇亲王策楞寿终诗以惜之]忠勤
亦作“ 忠懃 ”。忠心勤劳。《后汉书·公孙瓒传》:“ 长沙 太守 孙坚 ,前领 豫州 刺史,遂能驱走 董卓 ,埽除陵庙,忠勤王室,其功莫大。”《晋书·黄泓传》:“ 石苞 在位,称为忠勤,帝每委任焉。”《宋书·武帝纪上》:“其翼奬忠懃之佐,文武毕力之士,敷执在己之谦,用亏国体之大。” 明 宋濂 《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其平日办事忠勤,持躬廉介,早在圣明洞鉴之中。”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