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登封揖仙亭】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寄题登封揖仙亭]寄题登封揖仙亭原文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
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
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
周人聚观拜路隅,明月为佩云为裾。
归来千岁孰在无,赤松老彭自为徒。
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
依山作邑贤大夫,夜中焚香溯空虚。
我欲从之驾肩舆,秋风八月来徐徐。
[寄题登封揖仙亭]诗词问答
问:寄题登封揖仙亭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寄题登封揖仙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寄题登封揖仙亭]参考注释
[寄题登封揖仙亭]子本
利息和本金。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唐 元稹 《估客乐》诗:“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又别造 安济坊 ,以居病囚。凡此皆自有子本,使后不废。”
[寄题登封揖仙亭]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寄题登封揖仙亭]纵谈
畅所欲言
纵谈国际局势
[寄题登封揖仙亭]生来
天生;生就
这孩子生来就结实
[寄题登封揖仙亭]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寄题登封揖仙亭]全盛
非常兴盛;十分强盛
鲁迅创作的全盛时期
[寄题登封揖仙亭]老成
老练成熟;阅历多而练达世事
幼年丧父使他变得少年老成
[寄题登封揖仙亭]遗训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寄题登封揖仙亭]楷模
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后汉书·卢植传》
以雷锋为楷模教育学生
[寄题登封揖仙亭]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寄题登封揖仙亭]文武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诗·周颂·雝》:“宣哲维人,文武维后。” 郑玄 笺:“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吕氏春秋·不广》:“文武尽胜,何敌之不服。”《史记·循吏列传论》:“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特指武事、军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3).文才和武略。《诗·小雅·六月》:“文武吉 甫 ,万邦为宪。” 朱熹 集传:“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汉书·朱云传》:“ 平陵 朱云 ,兼资文武。” 唐 韩愈 《举马摠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陛下生知之性,天纵文武。”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南史·宋纪上·武帝》:“謁 汉 长陵 ,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 五代 牛希济 《奉诏赋蜀主降唐》诗:“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水浒传》第九三回:“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都要来捉 李逵 。”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宋 陶穀 《清异录·药》:“火须文武、紧慢得中。”参见“ 文武火 ”。
(6).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诗·大雅·江汉》:“ 文 武 受命, 召公 维翰。” 郑玄 笺:“昔 文王 、 武王 受命,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礼记·中庸》:“ 仲尼 祖述 尧 舜 ,宪章 文 武 。” 宋 苏轼 《石鼓》诗:“勋劳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远犹忠厚。” 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即按其文辞,舍《易》《春秋》, 文 、 武 、 周 、 召 以前之诗书,无与之并者矣。”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张而不弛, 文 武 不能也。”
[寄题登封揖仙亭]萧然
(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
(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袁鹰 《故乡夜话》:“此外四壁萧然,再没有任何东西。”
(3).稀疏;虚空。 宋 叶适 《题<林秀文集>》:“鬢髮萧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皋谒延赏》:“双亲弃世十八年,囊篋尽萧然。”《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州尝被贼,居民萧然。”
(4).简陋。 宋 陆游 《自笑》诗:“惟餘数卷残书在,破篋萧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每行县以物自随,杯汤不肯受。去官贫甚,鬻所乘马以行,行李萧然,观者嘆息。” 王闿运 《侯官陈君墓志铭》:“乘舆萧然,襆被而已。”
(5).萧洒;悠闲。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高蹈独往,萧然自得。”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秋水清无底,萧然浄客心。”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序:“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谈起这事,好像天大祸事,就要临头一样,比起前数月,萧然而论 北京 事情的态度,真不同!”
[寄题登封揖仙亭]入山
(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寄题登封揖仙亭]吹笙
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寄题登封揖仙亭]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寄题登封揖仙亭]升天
上升到天界; 指死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寄题登封揖仙亭]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寄题登封揖仙亭]乘龙
(1).比喻趁时而动。《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王弼 注:“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六龙指乾卦六阳爻。《南齐书·芮芮虏传》:“陛下承乾启之机,因乘龙之运,计应符革祚,久已践极,荒裔倾戴,莫不引领。”
(2).乘坐龙车。《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
(3).骑龙。《东观汉记·冯异传》:“上曰:‘我梦乘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 唐 韩愈 《华山女》诗:“ 玉皇 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抛梁上,乘龙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罢一封书,尽与苍生除祸瘴。”
(4).《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唐 杜牧 《书处州韩吏部孔子庙碑阴》:“昼日乘龙上天,诚得其药,可如 黄帝 。”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 安期 与 羡门 ,乘龙安在哉!”
(5).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先皇乘龙去不返,悲风惨淡吹宸极。”
(6).比喻得佳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 孙儁 字 文英 ,与 李元礼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时人谓 桓叔元 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唐 杜甫 《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恨不呵早早乘龙。夜夜孤鸿,活害杀俺翠娟娟雏凤。”
四条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帝赐之乘龙, 河 汉 各二,各有雌雄。” 杜预 注:“合为四。”
[寄题登封揖仙亭]聚观
群聚观看。《汉书·张骞传》:“大角氐,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 鲁迅 《华盖集·杂感》:“人被杀于万众聚观之中,比被杀在‘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方快活。”
[寄题登封揖仙亭]路隅
路边。 汉 张衡 《西京赋》:“睚眦蠆芥,尸僵路隅。” 唐 韩愈 《祭女挐女文》:“草葬路隅,棺非其棺。既瘞遂行,谁守谁瞻!”《宋史·文苑传六·李廌》:“ 軾 与 范祖禹 谋曰:‘ 廌 虽在山林,其文有锦衣玉食气,弃奇宝於路隅,昔人所叹,我曹得无意哉!’”
[寄题登封揖仙亭]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寄题登封揖仙亭]云为
(1).言论行为。《易·繫辞下》:“变化云为,吉事有祥。” 孔颖达 疏:“或口之所云,或身之所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口习丑言,身行弊事,凡所云为,使人不忍论也。” 宋 司马光 《上皇帝疏》:“举措云为,不可不慎。” 清 李颙 《四书反身录·中庸》:“能慎其所习,而先立乎其大,不移不夺,动静云为,惟依良知良能,自无不善,即此便是率性。”
(2).所为。 汉 班固 《东都赋》:“子实 秦 人,矜夸馆室,保界 河 山 ,信识 昭 襄 而知 始皇 矣,乌睹大 汉 之云为乎!”《汉书·李寻传》:“君不修道,则日失其度,晻昧无光,各有云为。” 王先谦 补注:“云犹所也。” 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3).变化。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顾於冥冥内,为问秉者谁?我恐更万世,此事愈云为。”
[寄题登封揖仙亭]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寄题登封揖仙亭]岁孰
见“ 岁熟 ”。
[寄题登封揖仙亭]赤松
(1).即 赤松子 。(1)《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 赤松 、 王乔 ,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 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金华县 有 赤松涧 ,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以火 * 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 ,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参见“ 赤松子 ”。
(2).亦作“ 赤诵 ”。复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 ,名 时乔 ,字 受纪 。”《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寄题登封揖仙亭]老彭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老彭 , 殷 贤大夫。”一说为 老聃 、 彭祖 的并称。 刘宝楠 正义引 郑玄 曰:“ 老 , 老聃 ; 彭 , 彭祖 。”后泛指传说中长寿的 彭祖 。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三:“但期少健游 潼 华 ,岂必长生似 老彭 。”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更殤乐长年, 老彭 悲。” 陈毅 《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百年谁不死,从来无 老彭 。”
[寄题登封揖仙亭]自为
(从哲学范畴解释,自为即)自觉,自由(掌握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
[寄题登封揖仙亭]玉宸
(1).天宫。 唐 严休复 《唐昌观玉蕊花折有仙人游恨然成二绝》之一:“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清 刘献廷 《题文昌宫柏》诗:“玉宸丹闕九天上,翠叶金枝鬱相向。”
(2).借指天帝。 宋 苏辙 《赠司空张 * 道挽词》之二:“闻道骑箕尾,还应事玉宸。”
(3).帝王的宫殿。 宋 黄庭坚 《吴君送水仙花并二大本》诗:“何时持上玉宸殿,乞与宫梅定等差。” 明 李东阳 《弘治庚戌三月十五日殿试读卷东阁次都宪屠公韵》:“状元忠孝何人是,遥见炉香上玉宸。”
(4).借指帝王。 宋 范仲淹 《过陈州上晏相公》诗:“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元 耶律楚材 《次云卿见赠》:“济济千官侍玉宸,尊贤容众更亲亲。”
[寄题登封揖仙亭]九区
(1).九州。 汉 刘騊駼 《郡太守箴》:“大 汉 遵 周 ,化洽九区。”《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九区克咸,讌歌以咏。” 刘良 注:“言九州能和,謳歌以咏我王之德。” 宋 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诗:“牀头金尽何足道,肝胆轮囷横九区。” 元 王冕 《悲苦行》:“安得壮志挽天河,一洗烦鬱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
(2).湖泽名。《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大,纯方千里……西方曰 九区 ,曰 泉泽 。”
[寄题登封揖仙亭]烜赫
(1).昭著;显赫。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以言事为罪,无烜赫之恶。”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夜间配了公主,怎生烜赫!却今日来弄这个买卖,伴这个众生。”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有 文觉禪师 者出都,声势烜赫,骑从如云。”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海军统领 萨镇冰 展舲西指,声势烜赫。”
(2).辉耀。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五:“梦自旧居见城中红光烛天,如万炬烜赫。”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彗星》:“彗见东方柳宿,光芒烜赫,昭示天变。”
[寄题登封揖仙亭]不类
(1).不善。《诗·大雅·瞻卬》:“不弔不祥,威仪不类。” 毛 传:“类,善。” 孔颖达 疏:“威仪有不善。” 晋 刘琨 《劝进表》:“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旧唐书·德宗纪下》:“秉心匪彝,自底不类。兇狡成性,扇构多端。”
(2).作自谦之词,犹不肖。《书·太甲中》:“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底不类。” 蔡沉 集传:“不类犹不肖也。”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序》:“六子者皆当世之名士也,予以不类,得承契纳,辅志励益者多矣!”
(3).不同;不象。《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 唐 韩愈 《石鼓歌》:“辞严义密读难完,字体不类隶与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 郭沫若 《断断集·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这段故事既不类有心的揭发,也不类任意的调皮。”
(4).不及于,不包括。《管子·君臣下》:“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不类无德;举能以就官,不类无能。”
[寄题登封揖仙亭]山泽
(1).山林与川泽。《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史记·货殖列传》:“ 汉 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山泽焦枯,草木凋落。” 明 吴承恩 《介祉颂》:“乃若 沉 母太安人者,其天人之交会,而山泽之钟灵者乎!”
(2).泛指山野。《后汉书·冯衍传上》:“虽则山泽之人,无不感德,思乐为用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 司马彪 曰: 华阳 ,亭名,在 密县 。 嵇叔夜 常采药于山泽,学琴于古人,即此亭也。”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参相》:“小生一介寒儒,久困山泽。” 清 龚自珍 《皇朝硕辅颂序》:“愳山泽之癯,有不尽知,用敢仰衷国史,作赞二十有一。”
[寄题登封揖仙亭]作邑
(1).谓建筑都城。《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 崇 ,作邑于 丰 。” 郑玄 笺:“作邑者,徙都于 丰 ,以应天命。”《诗·大雅·文王有声》“ 镐京 辟廱” 毛 传:“ 武王 作邑於 镐京 。”
(2).做县令。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熊子复》:“不相闻者几二十年,及改秩作邑满,造朝謁 光范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 叶顒 等荐 俞翊 为 饶州 守,言其作邑有声。”
[寄题登封揖仙亭]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寄题登封揖仙亭]夜中
夜间,夜里
方夜中。——清· 方苞《狱中杂记》
[寄题登封揖仙亭]焚香
(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寄题登封揖仙亭]空虚
里面没有什么实在东西的;不充实的
反对派所持的空虚的论点
[寄题登封揖仙亭]驾肩
(1).比肩;并肩。(1)形容人多拥挤。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当昔全盛之时,车掛轊,人驾肩,廛閈扑地,歌吹沸天。” 钱振伦 注引《史记》:“ 苏秦 説 齐王 曰: 临菑 之涂,车轂击,人肩摩。” 唐 冯宿 《魏府狄梁公祠堂碑》:“马逐逐,车闐闐,野接跡,空驾肩。”(2)表示行动一致。《旧唐书·文苑传下·崔咸》:“ 栖楚 等十餘人驾肩排 度 ( 裴度 ),而朝士持两端者日拥 度 门。”(3)表示居同等地位,并列。《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论》:“自 汉 策贤良, 隋 加诗赋,罢中正之法,委銓举之司,由是争务雕虫,罕趋函丈,矫首皆希於 屈 宋 ,驾肩并拟於《风》《骚》。”
(2).犹胁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路舍人友卢给事》:“ 路舍人 羣 与 卢给事 宏正 ,性相异,情相善。 紫微 清瘦古淡,未尝言朝市; 夕拜 魁梧富贵,未尝言山水…… 紫微 曰:‘ 卢六 卢六 ,曾莫顾我,何也?’ 夕拜 曰:‘月限向满,家食相仍,日诣台庭,以图外任。’ 紫微 貌惨曰:‘驾肩权门,所不忍视,且有夙分,徒劳汝形。’”
(3).车驾和肩舆。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表》:“陛下若骑从轻驰,则道途无拱辰之备;若乘舆稍具,则邑县有驾肩之忧。”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京师耆老 元和 迎真体者,悉赐银椀锦綵, 长安 豪家,竞饰车服,驾肩弥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颠道人》:“ 章丘 有 周生 者,以寒贱起家,出必驾肩而行。”
[寄题登封揖仙亭]秋风
秋天的风
[寄题登封揖仙亭]徐徐
(1) 速度或节奏缓慢地
红旗徐徐升起
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
徐徐而来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