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寐】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少寐]少寐原文
少寐老人常,况当冬夜永。
寅初已懒睡,寅正无不醒。
披衣坐徘徊,明旦气堪省。
且弗问政务,恐劳众驰骋。
我寅彼当丑,齐风早致警。
未明而求衣,虚颂一以屏。
因复降温纶,岁迈七旬等。
质明来亦可,宜避夙兴冷。
君逸戒予心,臣劳怜尔景。
勉以勤赞襄,陈善绳愆黾。
[少寐]诗词问答
问:少寐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少寐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少寐]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
2. 谓东方未明章
[少寐]参考注释
[少寐]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少寐]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少寐]寅正
农历正月。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周礼时月》:“四时命官,悉从寅正。”
旧时计时,指凌晨四点。
[少寐]不醒
(1).神志不清;失去知觉。《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待他睡去,用水喷在他面上,他便昏迷不醒。”《西游补》第十一回:“﹝小童儿﹞忽然见了 行者 ,七窍流红,惊仆不醒。”
(2).谓处于熟睡状态。 钱锺书 《围城》二:“明天找个旅馆,睡它个几天几晚不醒,船上的机器闹得很,我睡不舒服。”
(3).不记得。 唐 裴铏 《传奇·裴航》:“女曰:‘ 裴郎 不相识耶?’ 航 曰:‘昔非姻好,不醒拜侍。’女曰:‘不忆 鄂 渚同舟回而抵 襄 汉 乎?’”
[少寐]披衣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少寐]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少寐]明旦
(1).天亮。《史记·孟尝君列传》:“君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伯升 ﹞休卒三日,分为六部,潜师夜起,袭取 蓝乡 ,尽获其輜重。明旦, 汉 军自西南攻 甄阜 。”
(2).明晨。 唐 张说 《钦州守岁》诗:“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唐 沉亚之 《冯燕传》:“明旦 婴 起,见妻毁死,愕然,欲出自白。”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年二十,独居所读书处,夜有奔者,君峻拒之。明旦遂移其处,终不以其故语人。”
(3).明天。《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 明帝 ﹞即案历,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明 杨慎 《鹙郎行》:“今日盈盈 滇海 花,明旦萧萧 陆凉 草。”参见“ 明天 ”。
[少寐]问政
咨询或讨论为政之道。《礼记·中庸》:“ 哀公 问政,子曰:‘ 文 武 之政,布在方策。’” 唐 元结 《欸乃曲》之一:“来謁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 九疑山 。” 陈毅 《沁园春·山东春雪压境读毛主席柳亚子咏雪唱和词有作》词:“政暇论文,文餘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少寐]驰骋
(1) 骑马奔跑;奔驰
驰骋原野
(2) 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漫游
要砸断镣铐,使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地驰骋
[少寐]求衣
(1).索衣。谓起床。《汉书·邹阳传》:“始 孝文皇帝 据 关 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 文帝 入 关 而立,以天下多难,故乃寒心战慄,未明而起。”《宋书·孝武帝纪》:“朕虽勠力宇内,未明求衣,而识狭前王,务广昔代,永言菲德,其愧良深。” 宋 王禹偁 《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圣主方求衣,宵旰问未央。”
(2).乞求衣着。意谓依附别人生活。 南朝 梁 江淹 《报袁叔明书》:“幸以盗窃文史之末,因循卜祝之间,故俛首求衣,敛眉寄食耳。”
[少寐]降温
降低温度
先将牛奶降温再贮存
[少寐]质明
天刚亮的时候。质,正
质明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质明启钥。——清· 方苞《狱中杂记》
[少寐]夙兴
早起。《礼记·昏义》:“夙兴、妇沐浴以俟见。” 孙希旦 集解:“夙,早也,谓昏明日之早晨也。兴,起也。”《汉书·武帝纪》:“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 颜师古 注:“夙兴,早起也。” 清 方文 《潜山道中》诗:“策蹇愁荒道,闻鷄戒夙兴。”
[少寐]赞襄
辅助,协助。语本《书·皋陶谟》:“ 皋陶 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唐 柳宗元 《礼部贺皇太子册礼毕德音表》:“严赞襄之礼,赐与有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相从之事,出於本人情愿,非小弟所可赞襄。” 孙中山 《建国方略·<行易知难>自序》:“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少寐]绳愆
纠正过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举事,必先以 元稹 为戒,无人肯为陛下当官执法,无人肯为陛下嫉恶绳愆。”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