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道院述怀】_陆游 | 宋代

【道院述怀】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道院述怀]道院述怀原文

八十年前一炷香,依然余习未全忘。
旧缘入静多扃户,近为精思别置床。
篝火古铛煎桧蜜,汲泉小瓮酿松肪。
老翁正似辽天鹤,更觉人间岁月长。

[道院述怀]诗词问答

问:道院述怀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道院述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道院述怀]参考注释

[道院述怀]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道院述怀]一炷香

(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赠念法华经绶上人》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书斋》诗:“屏山独卧千峯雪,御札时开一炷香。” 宋 陆游 《夜香》诗:“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

(2). 明 清 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灏 《通俗编·手本》:“今手本单书官衔姓名,俗号一炷香者,长刺也。”

[道院述怀]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道院述怀]余习

没有改掉的、遗留的习染、风尚。《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復餘习。”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六:“不能捨餘习,偶被世人知。”《朱子语类》卷一○一:“ 游 、 杨 、 谢 三君子初皆学禪。后来餘习犹在,故学之者多流於禪。” 清 梅曾亮 《<阮小咸诗集>序》:“或真朴无文饰,有 六朝 人餘习,其衣冠言动与南城人风气固殊也。”

[道院述怀]入静

道家的一种修行方法,在室内静坐,排除一切杂念

[道院述怀]扃户

闭户。 唐 李白 《赠清漳明府侄聿》诗:“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留怙香囊》:“入室即扃户,非温凊与宾客至,輒不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郭子仪》:“崇垣扃户,不通内外。”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类·赤蛇》:“自扃户就寝,天明起视,前鞋宛然在故处。”

[道院述怀]精思

(1).精力和思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有按剑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此臣所以穷日夜,惫精思,不敢忘须臾,志在於斯文。”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疲精思於编简兮,驰志虑於遗文。”

(2).精心思考。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后汉书·张衡传》:“ 衡 乃拟 班固 《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諫。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新唐书·虞世南传》:“﹝ 虞世南 ﹞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今用白话,不恃熟读,而恃精思。”

[道院述怀]篝火

(1)

(2) 古指用竹笼罩的火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 楚兴, 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3) 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周总理,你在哪里》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七根火柴》

[道院述怀]松肪

(1).松脂。《神农本草经》卷一:“松脂,味苦温……安五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 宋 陆游 《冬夜》诗:“松肪寄一车,可以照读书。”

(2).指松肪酒。 宋 范成大 《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二:“清絶仍香如橘露,甘餘小苦似松肪。”

[道院述怀]老翁

(1) 老年男子

(2) 父亲

[道院述怀]辽天鹤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马戴 《送宗密上人》诗:“近放 辽 天鹤,曾为 南岳 人。” 宋 曾原郕 《八声甘州·东阳岩》词:“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渺渺 辽 天鹤,应费招呼。”参见“ 辽东鹤 ”。

[道院述怀]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道院述怀]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

  • 【宫词】_张公庠 | 宋代
  • 【宫词】_张公庠 | 宋代 >> 【宫词】_张公庠 | 宋代...

  • 【蓬溪道中所见】_李新 | 宋代
  • 【蓬溪道中所见】_李新 | 宋代 >> 【蓬溪道中所见】_李新 | 宋代...

  • 【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_魏了翁 | 宋代
  • 【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_魏了翁 | 宋代 >> 【四月癸已发浔阳馆过濂溪饭于杏溪愒清虚庵宿】_魏了翁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