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原文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
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
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
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诗词问答
问:《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 书法图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书法作品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参考注释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空虚
里面没有什么实在东西的;不充实的
反对派所持的空虚的论点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不二门
同“ 不二法门 ”。 唐 姚合 《寄不疑上人》诗:“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清 姚鼐 《正月晦日期应宿同游浮山》诗:“异哉不二门,兼绍洞山统。”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扫除
(1) 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大扫除
(2) 清除;消除
扫除文盲
(3) 全部
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根尘
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楞严经》卷五:“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唐 王维 《能禅师碑》:“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长老守钦见寄》之四:“根尘各清浄,心境两奇絶。”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深恨释氏根尘洗涤未浄。”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成佛
佛教语。谓永离生死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添品法华经·授记品》:“当復供养二百万亿诸佛,亦復如是,当得成佛。”《宋书·谢灵运传》:“太守 孟顗 事佛精恳,而为 灵运 所轻,尝谓 顗 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 灵运 前,成佛必在 灵运 后。’ 顗 深恨此言。”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今之学佛者,非学其弃 浄饭王 之位而苦行於 雪山 中也,学其能成佛之道而已。”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许事
这样的事情。《陈书·沉恪传》:“﹝ 恪 ﹞叩头谢曰:‘ 恪 身经事 萧 家来,今日不忍见许事,分受死耳,决不奉命。’”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莲社高人留翁语,吾醉寧论许事。”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诗:“我不知许事,我且食蛤蜊。”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任真
听其自然。率真任情,不加修饰。 晋 陶潜 《连雨独饮》诗:“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逯钦立 校注引《庄子·齐物论》 郭象 注:“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吾兄吾兄 巢 许 伦,一生喜怒长任真。” 宋 阮阅 《增修诗话总龟·饮食》:“ 李太白 陶渊明 则不然,各常为诗曰:我醉欲眠君且去。虽曰任真之言,然亦太无主人之情矣。” 明 袁宏道 《偶成》诗:“ 稽叔 终疑傲, 陶潜 总任真。”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起灭
(1).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 宋 范成大 《请佛阁晚望雪中数十峰如烂银晃耀暑光中》诗:“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清 黄遵宪 《游潘园感赋》诗:“弹指须臾千载后,几人起灭好楼臺。” 钱仲联 笺注:“《楞严经》:‘起灭无从。’”
(2).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唐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诗:“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 宋 道潜 《次黄子理韵》:“寒炉燃豆萁,光焰时起灭。” 明 沉谦 《二郎神》词:“关山参差,宫闕起灭,长空烟雾。”
(3).谓玩弄手段,捏造是非。《元典章·吏部六·书吏》:“县吏暗分乡都,州吏分县,府吏分州,起灭词讼,久占衙门,败坏官事,残害良民。” 明 高攀龙 《三时记》:“止有凶人名 陈所藴 者,工于刀笔,以起灭为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何自
何以,因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家何在?’”《汉书·张良传》:“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信自结人主,朝廷知之可也,四方之人,何自知之?”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冤亲
指仇人和亲人。 五代 守澄 《景福寺重修思道和尚塔铭》:“冤亲普摄,凡圣齐收。”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支离
(1) 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瘦弱;衰弱
[丙寅九月二十八日作来年将告老]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宋代,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