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作者:方守彝 朝代:清代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原文
儿时负剑屡登堂,二老谈经听座旁。
岁谶龙蛇同洒泪,墓园松柏几经霜。
蛛尘依旧元亭寂,丝竹无闻鲁国荒。
不见小同传郑学,清明时节总凄凉。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诗词问答
问:《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的作者是谁?答:方守彝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参考注释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儿时
童年
谈及儿时故乡的景物,如在眼前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负剑
(1).谓推剑于背。《战国策·燕策三》:“ 秦王 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 荆軻 ,断其左股。”《史记·刺客列传》“王负剑” 唐 司马贞 索隐:“ 王劭 曰:‘古者带剑上长,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於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负剑”。’”
(2).佩剑;持剑。《战国策·赵策一》:“君其负剑而御臣以国,舍臣於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宗社无依,何所逃责,因以提戈负剑,卧泣行号,言念 荆 巫,志雪讎耻。”《新五代史·吴世家论》:“﹝ 杨行密 ﹞尝使从者 张洪 负剑而侍, 洪 拔剑击 行密 ,不中。”
(3).抱小孩之状。《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詔之,则掩口而对。” 郑玄 注:“负谓置之於背,剑谓挟之於旁。” 孔颖达 疏:“负剑辟咡詔之者,岂但在行须教正,在抱时亦令习也。”后因以指对孩子从小的教习。 清 钱谦益 《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余儿时受先宫保负剑之训,曰:‘孺子如有闻也,必以 赵先生 为师。’”
(4).谓伏剑取死。负,通“ 伏 ”。《墨子·节葬下》:“是故百姓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此其为败男女之交多矣,以此求众,譬犹使人负剑而求其寿也。” 孙诒让 间诂:“负伏通。《左传·襄三年》:‘ 魏絳 将伏剑。’ 孔 疏云:‘谓仰剑刃,身伏其上而取死也。’”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登堂
升上厅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说唐》第十回:“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现在已到门庭,请举步入室登堂罢。”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二老
对父母双亲的尊称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谈经
(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洒泪
挥泪;落泪
二人洒泪而别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墓园
有坟墓的园地。《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两个奔来躲雨时,看来却是一个野墓园。”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一夏天,当柔和的夜,在街上移动时,我走入了一座墓园。”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松柏
(1) 松树与柏树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坚贞的洁操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经霜
(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蛛尘
蛛网尘埃。 宋 杨万里 《黄雀食新》诗:“三日荔枝香味变,况开酱瓿拂蛛尘。”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丝竹
(1) 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2) 泛指音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无闻
(1) 没有名声;没有成名
默默无闻
(2) 指耳聋
耳无闻,目无见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郑学
(1).指经学中的 东汉 郑玄 学派。《隋书·经籍志一》:“ 梁 、 陈 , 郑玄 、 王弼 二注,列於国学, 齐 代,唯传 郑 义,至 隋 , 王 注盛行, 郑 学浸微。”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郑学》:“ 郑君 尽注三《礼》,发挥旁通,遂使三《礼》之书合为一家之学,故直断之曰:‘《礼》是 郑 学’。” 清 皮锡瑞 《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 汉 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説,学者莫知所从; 郑君 兼通今古文,沟合为一;於是经生皆从 郑氏 ,不必更求各家。 郑 学之盛在此, 汉 学之衰亦在此。”
(2).泛指经学。 清 赵翼 《王西庄光禄挽诗》“遍收 汉 末遗文碎(粹),不鬭《虞初》小説工”自注:“公最精 郑 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 郑玄 杂糅今古文的古文经学号称 郑 学,失败了的今文经学派转而拥护 郑 学,再加上 郑玄 寿高(公元127-200年)门徒多,著述富(一百馀万字), 郑 学成为当时‘天下所宗’的儒学。 魏 晋 以后的经学主要就是 郑 学。”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光绪丙午三月至金陵过汪梅村先生金沙井故宅询知墓在牛首山欲谒未果惘然有赋]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方守彝,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