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武伯】作者:陈宓 朝代:宋代
[答李武伯]答李武伯原文
李郎江西彦,杰出天与才。
勉斋恨得晚,垂绝倾所怀。
朅来复入闽,吾道叹已乖。
延平有书社,四儒孔门侪。
地势得爽垲,山川似天开。
群贤为一至,君至亦少谐。
所读唯圣经,坦然疑无猜。
藜藿足可饱,窗几无馀埃。
乐天复安土,何有羁旅哉。
所望讲究精,南山赋台来。
如何苦吟僻,却与长吉偕。
昔人三百篇,词达谢剪裁。
那用愁肝肾,推敲费安排。
请寻颜氏乐,兀兀坐书斋。
[答李武伯]诗词问答
问:答李武伯的作者是谁?答:陈宓
问:答李武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宓
[答李武伯]参考注释
[答李武伯]江西
中国东南部的省。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省会南昌。赣江南北贯全省,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省的北部;湖周围平原为主要产粮区。立于鄱阳湖入长江口西侧的庐山为著名避暑胜地。位于省西部的井岗山为中国 * 创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之。南部是世界著名的钨矿产地
[答李武伯]杰出
有出众的才能、成就(杰出的战士)
[答李武伯]垂绝
(1).临终。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司马温公 ﹞歷敍多年不为人作碑志,所辞拒者数十家,后復辞 刘原父 垂絶之託。” 明 唐顺之 《松阳知县胡君墓志铭》:“君之生也,趄趄踽踽,不能为巧;逮其卒也,垂絶之言,一何了了。”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 寳玉 病亦加,一日垂絶,忽有一僧持玉来,遂苏,见僧復气絶,歷噩梦而觉。”
(2).接近危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海运》:“至 元顺帝 时,漕河不通,始纳 张士诚 之降,赖其海道贡米,以活 燕京 垂絶之命。”
[答李武伯]所怀
(1).怀抱;心中所想。《庄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声之於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所怀不章,长恨黄泉。”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故缀敍所怀,以为之赋。”
(2).忧伤;哀怜。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答李武伯]来复
(1).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
(2).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3).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
(4).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萧红 《生死场》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纸片,丢在脚下来复的乱踏。”
(5).英语rifle的译音。指炮筒、枪管中的来复线。即膛线。 严复 《救亡决论》:“不知曲綫力学之理,则无以尽炮準来復之用。”
[答李武伯]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答李武伯]书社
(1) 旧时文人组织的读书会
(2) 出版书刊的机构,如齐鲁书社、岳麓书社等
[答李武伯]孔门
孔子 的门下,借指儒家。 汉 王充 《论衡·问孔》:“论者皆云:‘ 孔 门之徒,七十子之才,胜今之儒。’此言妄也。” 唐 李乔 《赠边将》诗:“翻师平 碎叶 ,掠地取 交河 。应笑 孔 门客,年年羡四科。” 唐 魏仁归 《宴居赋》:“ 孔 门之道,一以贯之。” 宋 朱熹 《道统一·颜曾思孟》:“ 孔 门只一箇 颜子 ,合下天资纯粹;到 曾子 便过於刚,与 孟子 相似。”
[答李武伯]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答李武伯]爽垲
(1).高爽干燥。《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 杜预 注:“爽,明;塏,燥。”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虽 河 北之爽塏,犹橘柚之不迁。”《明史·梁庄王瞻垍传》:“ 正统 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塏地。”
(2).指高燥之地。 林纾 《苍霞精舍后轩记》:“余家洲之北,湫溢苦水,乃谋适爽塏。”
[答李武伯]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答李武伯]天开
超越常规的活动, 焕发、奔放
异想天开
[答李武伯]群贤
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 汉 班固 《 * 通·谏诤》:“虽无道不失天下,仗羣贤也。”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羣贤毕至,少长咸集。”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说者以为 杜 诗最雄壮,‘其气魄力量自足压倒群贤,雄视千古。’”
[答李武伯]一至
(1).一到。《管子·幼官》:“三千里之外,诸侯世一至。”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黄帝 尧舜 ,凤凰一至。”《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叙及此也。”《宋史·晁迥传》:“方盛暑,为蠲宿直,三五日一至院。”
(2).竟至;乃至。《战国策·齐策一》:“ 靖郭君 之於寡人,一至此乎?”《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贾政 嘆口气道:‘我不料家运衰败,一至如此!’”
(3).犹言小善,偏材。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 刘昞 注:“未能兼济,各守一行。”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理尽者不可责有餘,一至者不可求兼济。”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愚夫一至,偶识量己。”
(4).指忠正鲠直。《晋书·王沉传》:“若达一至之言,説刺史得失,朝政宽猛,令刚柔得适者,给穀千斛。”《北史·高道悦传》:“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諫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鯁;朕实嘉其一至。”
[答李武伯]圣经
(1) 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的基督教的经典
他们设立了残酷的宗教法庭,专门对付那些发表与《圣经》教义相违背的主张的人。——《火刑》
(2) 指儒家的经书
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西游记》
[答李武伯]然疑
谓半信半疑,犹豫不决。《楚辞·九歌·山鬼》:“君思我兮然疑作。” 洪兴祖 补注:“然,不疑也;疑,未然也。君虽思我,而为谗者所惑,是非交作,莫知所决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正然疑间,忽见十餘步外,片石半没土中,亟掊土视之。” 郑泽 《杂诗答钝庵》:“终伤然疑作,翩来阻行潦。”
[答李武伯]无猜
没有猜忌;不顾虑
无猜的感情
[答李武伯]藜藿
(1) 指粗劣的饭菜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2) (藜藿——吃野菜。动用)
[答李武伯]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答李武伯]安土
(1).安居本土。《礼记·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 郑玄 注:“不能安土,动移失业也。”《汉书·食货志上》:“百姓安土,岁数丰穰。” 晋 潘岳 《西征赋》:“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 镐京 。犹犬马之恋主,窃託慕於闕庭。”
(2).使地方安定。《史记·秦始皇本纪》:“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内。”
(3).安乐的地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危邦而窘惊,访安土而移即。” 明 李寅 《恒雨叹》诗:“横索官符岁岁来,东南未可称安土。”
[答李武伯]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答李武伯]羁旅
亦作“羇旅”。1.寄居异乡。《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齐侯 使 敬仲 为卿,辞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杜预 注:“羇,寄;旅,客也。”《史记·陈杞世家》:“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担,君之惠也。” 唐 韩愈 《又与柳中丞书》:“夫远徵军士,行者有羇旅离别之思,居者有怨旷骚动之忧。” 宋 陆游 《六言》诗之四:“壮岁京华羈旅,暮年湖海清狂。”
(2).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 郑玄 注:“羇旅,过行寄止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 江 南朝士,因 晋 中兴,南渡 江 ,卒为羈旅。”《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 机 以羇旅事 颖 ,一旦顿居诸将之右, 王粹 等心皆不服。”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同人皆诇知余近事》词:“ 吴 棉已把桃笙换,流光最惊羈旅。”
[答李武伯]所望
期望。《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权 遣 周瑜 、 程普 等水军数万,与 先主 并力与 曹公 战於 赤壁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儻能屈威,诚副其所望。”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僦舍经三十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簿尉耳。”
[答李武伯]讲究
(1) 值得重视或研讨的地方
做菜的火候大有讲究
(2) 精美
讲究的夏装
[答李武伯]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答李武伯]何苦
(1) 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可用否定式),句末多带[呢]
你何苦为这点鸡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
你又何苦不去试一试呢?
(2) 完全不必要——通常后加[呢]
生孩子的气,何苦呢?
[答李武伯]昔人
前人;古人
[答李武伯]三百篇
相传《诗》三千余篇,经 孔子 删订存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有目无诗,实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唐 韩愈 《荐士》诗:“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所谓言近意远,合三百篇之旨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予谓三百篇正不必作经读。只以读古诗乐府之法读之,真足陶冶性灵,益人风趣不少。” 姚华 《论文后编》:“三百篇,诗之古者也,风土人情,政事所详,犹地志然。”
[答李武伯]剪裁
(1) 把衣料按一定尺寸剪开
(2) 比喻对事物、材料的取舍安排
剪裁得当
[答李武伯]肝肾
犹心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韜养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宋 陈与义 《书怀示友》诗:“ 扬雄 平生学,肝肾困雕鐫。”
[答李武伯]推敲
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推敲字句
[答李武伯]安排
事先规定的程序
[答李武伯]兀兀
(1) 不动的样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 勤奋刻苦的样子
(3) 昏沉的样子
[答李武伯]书斋
书房
编辑的书斋
宋代,陈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