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端溪夜泛闻渔歌】_李振声 | 明代

【端溪夜泛闻渔歌】作者:李振声 朝代:明代

[端溪夜泛闻渔歌]端溪夜泛闻渔歌原文

飞帆半挂西沉日,古木空山相对出。

芦荻洲边白露深,款乃一声秋瑟瑟。

欲往听之不可穷,耳边隐隐来天风。

轻舟去矣拾海月,回见渔灯几处红。

[端溪夜泛闻渔歌]诗词问答

问:端溪夜泛闻渔歌的作者是谁?答:李振声
问:端溪夜泛闻渔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振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振声

[端溪夜泛闻渔歌]注释

1.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端溪夜泛闻渔歌]参考注释

[端溪夜泛闻渔歌]西沉

从天空向地平线降落

太阳已西沉,黑夜即将降临

[端溪夜泛闻渔歌]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 李攀龙 《仲春虎丘》诗:“古刹云光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 《警 * 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端溪夜泛闻渔歌]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端溪夜泛闻渔歌]芦荻

芦与荻。 唐 杜荀鹤 《溪岸秋思》诗:“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伐越》:“潜身芦荻,父怨方酬魂未返。” 汪曾祺 《岁寒三友》:“到处是坟头、野树、荒草、芦荻。”

[端溪夜泛闻渔歌]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端溪夜泛闻渔歌]瑟瑟

(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端溪夜泛闻渔歌]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端溪夜泛闻渔歌]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端溪夜泛闻渔歌]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端溪夜泛闻渔歌]轻舟

狭长的,两舷弯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轻质材料(如树皮、兽皮、帆布、轻质木料、轻金属)制成

一叶轻舟

[端溪夜泛闻渔歌]海月

(1).海上的月亮。 唐 张说 《送王光庭》诗:“ 楚 云眇羈翼,海月倦行舟。” 唐 白居易 《饮后夜醒》诗:“枕上酒容和睡醒,楼前海月伴潮生。” 明 何景明 《九月二十五日会曹汝学侍御于麓堂夜归遂过侍御宅》诗:“菊院霜天静,枫城海月迟。”

(2).海生动物名。亦称窗贝。贝壳圆形,薄而透明,多用来嵌装门窗或房顶,以透光线;肉可食。《文选·郭璞<江赋>》:“王珧海月,土肉石华。” 李善 注注《临海水土物志》:“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常死海边,其柱如搔头大,中食。” 宋 梅尧臣 《杜和州寄新醅》诗:“ 淮南 寄我玉醅酒,白蚶海月君家有。”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七章:“头上是瓦盖的屋顶,在前檐铺着的那四块海月上面,迅疾地滚动着雨水。”

[端溪夜泛闻渔歌]回见

客套话,分手时,表示回头再见面

[端溪夜泛闻渔歌]渔灯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

  • 【夜坐有作】_佘五娘 | 明代
  • 【夜坐有作】_佘五娘 | 明代 >> 【夜坐有作】_佘五娘 | 明代...

  • 【和柯尧叟哭方伯徐子与之作】_佘翔 | 明代
  • 【和柯尧叟哭方伯徐子与之作】_佘翔 | 明代 >> 【和柯尧叟哭方伯徐子与之作】_佘翔 | 明代...

  •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七·栎社】_何吾驺 | 明代
  •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七·栎社】_何吾驺 | 明代 >> 【峡山杂咏十三首·其七·栎社】_何吾驺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