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口占】作者:林用中 朝代:宋代
[登祝融口占]登祝融口占原文
托身天际外,寄足在云端。
俯仰心犹壮,登临眼尽宽。
乾坤真景界,风雪倍朝寒。
忽起烟霞想,相从结大还。
[登祝融口占]诗词问答
问:登祝融口占的作者是谁?答:林用中
问:登祝融口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林用中的名句有哪些?答:林用中
[登祝融口占]林用中登祝融口占 书法图
登祝融口占书法作品
[登祝融口占]参考注释
[登祝融口占]托身
(1).寄身;安身。 唐 刘长卿 《小鸟篇上裴尹》:“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宋 孔平仲 《西行》诗:“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 明 宋濂 《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为汝之计,莫若托身势家而心存 吴氏 。” 郑振铎 《海燕》:“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2).犹托生。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有两个顽仙,一双玄女,偶犯小过,謫落人间。那顽仙托身,一个姓 柳 ,一个姓 张 。”参见“ 托生 ”。
[登祝融口占]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登祝融口占]寄足
立足,落脚。引申为托身、存身。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臺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 士隐 送 雨村 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 雨村 带至神京,使 雨村 投謁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登祝融口占]云端
云上,云中
飞机从云端飞来
[登祝融口占]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登祝融口占]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登祝融口占]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登祝融口占]景界
犹境界。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阴司景界好与人世不同呵。” 明 徐渭 《读龙惕书》:“虽若互发无端,而景界顿别,迷觉易知。”参见“ 境界 ”。
[登祝融口占]朝寒
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汉 刘向 《说苑·臣术》:“ 晏子 侍於 景公 ,朝寒请进熟食,对曰:‘ 婴 非君之厨养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 婴 非田泽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於寡人奚为者也?’对曰:‘社稷之臣也。’” 宋 楼钥 《白醉》诗:“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记。”
[登祝融口占]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登祝融口占]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登祝融口占]大还
(1).谓全军撤回。《左传·襄公十四年》:“ 伯游 曰:‘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 秦 禽。’乃命大还。”
(2).即大迁,日至于女纪之称。《淮南子·天文训》:“﹝日﹞至於鸟次,是谓小还;至於 悲谷 ,是谓餔时;至於女纪,是谓大还。”参见“ 大迁 ”。
(3).大还丹。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赫然称大还,与道本无隔。” 唐 马湘 《诗》之二:“时人若觅长生药,对景无心是大还。” 清 冯桂芬 《和朱兰坡师重游頖宫元韵》:“朗鉴无花推眼老,大还有药驻颜童。”
(4).死之婉称。 宋 楼钥 《宜人杨氏挽词》诗:“一昨闻微恙,寧知竟大还。”
宋代,林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