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嵬山石行】作者:释文珦 朝代:宋代
[嵬嵬山石行]嵬嵬山石行原文
山石何嵬嵬,孤松何薿薿。
其大逾百围,其高过千尺。
广厦需梁栋,求之若匪克,梓人一以视,斤斧见促迫。
牛夫竞牵挽,输入王侯宅。
观者如堵墙,靡不重嘉惜。
镂刻以为工,丹青以为饰。
巍然在云霄,七贵所栖息。
梁栋岂不美,残生良可哀。
宁作南山松,毋为广厦材。
[嵬嵬山石行]诗词问答
问:嵬嵬山石行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珦
问:嵬嵬山石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珦
[嵬嵬山石行]参考注释
[嵬嵬山石行]嵬嵬
高耸貌。《淮南子·本经训》“魏闕之高,上际青云” 汉 高诱 注:“门闕高崇嵬嵬然,故曰魏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五·艳歌行》:“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宋 曾巩 《冬望》诗:“ * 最秀插东极,一峯挺立高嵬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嵬嵬宫殿,虬松镇碧瓦朱扉;寂寂迴廊,凤竹映雕栏玉砌。” 清 吴嘉纪 《祖姑诗》:“迄今三百载,丘塋犹嵬嵬。”
[嵬嵬山石行]孤松
单独生长的松树。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景繄繄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唐 张说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诗:“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羣。”
[嵬嵬山石行]薿薿
茂盛貌。《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朱熹 集传:“薿,茂盛貌。” 唐 柳宗元 《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既呈薿薿之祥,更覩煌煌之秀。” 清 钱谦益 《昔我年十七》诗:“皇天可怜我,如禾秋薿薿。”
[嵬嵬山石行]百围
极言树干之粗。亦借指大树。《庄子·齐物论》:“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扶桑 东五万里,有 磅磄山 。上有桃树百围。其花青黑,万岁一实。”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 宋 范成大 《寄题林景思雪巢》诗之三:“万境人踪尽絶,百围天籟都沉。”
[嵬嵬山石行]其高
犹有余。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覷来手下诸军校,英雄怎画,倜儻难描……掂详了,纵六千来不到,半万来其高。”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五夜其高,六日向上。”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离城中则半载其高,可怎么白日神嚎,到黄昏鬼闹?”
[嵬嵬山石行]千尺
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嵬嵬山石行]广厦
高大的房屋
[嵬嵬山石行]梁栋
栋梁。比喻担任国家重任的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并拟省试、京试俱三年一次,考约士移於七月秋凉之时,俾士子等得以宽期习练,庶可倍获真材,储为樑栋。”
(1).屋宇的大梁。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窻户里。” 宋 黄庭坚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诗:“里中多佳树,与世作梁栋。”
(2).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 文种 者,国之梁栋,君之爪牙。”《隋书·李景传》:“ 杨玄感 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 景 独无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渡江》:“你自昔翩翩雄恣,英名彻遐邇,是王家梁栋,天府彝鼒。” 何其芳 《哭 * 同志》诗:“一身真比 泰山 重,万 * 称梁栋倾。”
[嵬嵬山石行]梓人
(1).古代木工的一种。专造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等。《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笋虡。” 郑玄 注:“乐器所县,横曰笋,植曰虡。”《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侯……而鵠居一焉。”《仪礼·大射礼》:“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两楹之间。” 郑玄 注:“工人士、梓人皆司空之属,能正方圜者。”
(2).泛指木工、建筑工匠。《旧唐书·李训郑注等传论》:“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独胜,盖在得其术,则事无后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锤锻》:“梓人转索通眼、引钉合木者,用蛇头钻。” 唐 柳宗元 《梓人传》:“ 裴封叔 之第在 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隟宇而处焉……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羣工役焉。捨我,众莫能就一宇。’”
(3).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盖当代板本盛行,刻者工直重鉅,必精加讐校,始付梓人。” 清 冯桂芬 《<思适斋文集>序》:“辑録得二十卷,将授梓人,问序於余。”
[嵬嵬山石行]斤斧
(1).斧头。《管子·乘马》:“其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斤斧得入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凡木结根於灵山,而 匠石 为之寝斤斧。” 宋 苏轼 《筑高丽亭馆一绝》:“簷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时代》诗:“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暂停,笑说道:‘那只是虚无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宣宗 索 赵嘏 诗,其卷首有《题秦皇诗》,其略云:‘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又窥诸公所赋,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写上呈,所谓将勤补拙,更乞斤斧,免貽众誚。”参见“ 斧正 ”。
[嵬嵬山石行]促迫
(1).狭隘。《隶释·汉西狭颂》:“阨苲促迫,财容车骑。”
(2).严急,不宽容;逼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后汉书·郑兴传》:“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迫,故行疾也。”
(3).急迫;匆促。 汉 焦赣 《易林·贲之涣》:“利少囊缩,秖益促迫。” 宋 沉俶 《谐史》:“国家用法,敛及下户,期会促迫,刑法惨酷。” 宋 司马光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诗:“缓带对藜羹,下筋免促迫。”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五:“天色已经昏黑,晕黄的电灯光照着从缺口间憧憧往来的人影,历乱,促迫,颇呈鬼趣。”
(4).催逼,推动。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 王宰 始肯留真跡。”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盖一经兵乱,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第四节:“我受着这种进步意见的促迫,实在不应该再有二句话好说。”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 义和团 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运动,在各种原因的促迫下,爆发了庚子年战祸。”
[嵬嵬山石行]牵挽
(1).亦作“ 牵輓 ”。牵拉。指拉物。《后汉书·董卓传》:“牵挽臣车,使不得行。”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恶厌牵挽。”《法苑珠林》卷二二:“ 晋州 陷日,像汗流地……后欲倒之,人牛六十牵挽不遂。” 明 李东阳 《送梁廷美黄门之陕西参政》诗:“随车少妇劳牵輓,失穴残胡尚陆梁。”《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星罗棋布的油井,牵挽着条条‘油龙’飞腾疾游。”
(2).牵扯。 清 恽敬 《望仙亭记》:“若 纯阳真人 ,求之縉绅先生之撰述,未尝言其学於 释 氏,而 释 氏必牵挽之。”
(3).援引。指用人。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陛下始缘都城楮贱米贵,牵挽用臣。今虽楮稍重而贱之源犹在;糴渐平而贵之根自若,惧终不足寄委。”《元典章·吏部二·父子兄弟做官回避》:“前省官 阿合马 、 郝禎 等……父子居於省部,子姪列於州郡,牵挽私亲,树立党錮,莫甚於此。”
(4).牵制。 清 黄宗羲 《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故使君而当平世,必能扶植善类,不为小人所牵挽。” 清 恽敬 《同游海幢寺记》:“士大夫登朝之日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见“ 牵挽 ”。
[嵬嵬山石行]输入
从外部送到内部
在谷物短缺时输入小麦
[嵬嵬山石行]王侯
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嵬嵬山石行]观者如堵
极言围观者甚多,里三层外三层如墙壁一样,水泄不通
语犹未终,已腾身在楼上矣。异香流溢,奇去散漫,一郡之内,观者如堵。——《云笈七签》
[嵬嵬山石行]镂刻
(1) 瑑刻,在木、石、塑料等物上刻凿出所需的图案
镂刻雕花床
(2) 牢记
这个事镂刻在我心中
[嵬嵬山石行]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嵬嵬山石行]丹青
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汉书·苏武传》
尤善丹青。——《晋书·顾恺之传》
[嵬嵬山石行]巍然
高大雄伟的样子
巍然屹立
[嵬嵬山石行]云霄
(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嵬嵬山石行]七贵
(1).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选·潘岳<西征赋>》:“窥七贵於 汉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汉 庭七贵: 吕 、 霍 、 上官 、 丁 、 赵 、 傅 、 王 ,并后族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嵬嵬山石行]栖息
(1) 歇息
夜里,鹧鹕在残枝上、草丛下、灌木丛下栖息
(2) 暂住
那些旅馆已被废弃,而我们就在那里栖息
(3) 隐遁
[嵬嵬山石行]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嵬嵬山石行]残生
(1) 晚年;余生
(2) 幸存的生命
[嵬嵬山石行]可哀
(1).令人悲痛。《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2).可怜。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嵬嵬山石行]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宋代,释文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