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下第归】作者:释善珍 朝代:宋代
[徐教下第归]徐教下第归原文
奏赋长安不遇知,丈夫失意肯生悲。
科名自古与风汉,造物至今犹小儿。
道在布韦轻将相,时危耕钓隐英奇。
渡江亦谒青山不,应念曾公为制碑。
[徐教下第归]诗词问答
问:徐教下第归的作者是谁?答:释善珍
问:徐教下第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善珍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善珍
[徐教下第归]释善珍徐教下第归 书法图
徐教下第归书法作品
[徐教下第归]参考注释
[徐教下第归]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徐教下第归]不遇
(1)
不得志;不被赏识
怀才不遇
(2)
没碰到
可又有一说不遇艰难,不显好处
[徐教下第归]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徐教下第归]失意
(1) 不能实现自已的意愿;不得志
而阿Q总觉得自己太失意;既然革了命,不应该只是这样的。——《阿Q正传》
(2) 双方意见不合
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徐教下第归]科名
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徐教下第归]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徐教下第归]风汉
言语行动颠狂的人。风,今写作“疯”。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刘蕡 , 杨嗣復 门生也。对策以直言忤时,中官尤所嫉忌。中尉 仇士良 谓 嗣復 曰:‘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 宋 陆游 《自述》诗:“未恨名风汉,惟求拜醉侯。” 林纾 《二箴·言箴》:“髯鬢垂皤,乃类风汉。”
[徐教下第归]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徐教下第归]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徐教下第归]小儿
(1) 小孩子;小儿子
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2) 又
两小儿笑曰。
最喜小儿无赖。——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谦称自己的儿子
[徐教下第归]布韦
见“ 布衣韦带 ”。
[徐教下第归]将相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 为皇帝。” 唐 李涉 《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 卢龙 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徐教下第归]耕钓
相传 商 伊尹 未仕时耕于 莘 野, 周 吕尚 未仕时钓于 渭水 ,后常以“耕钓”喻隐居不仕。 唐 孟浩然 《题张野人园庐》诗:“耕钓方自逸,壶觴趣不空。” 宋 刘过 《满江红·寿》词:“功甚大,心常小。居廊庙,思耕钓。” 清 陈忠裕 《赠钱牧斋》诗:“十年耕钓乐,《七略》较讐新。”参见“ 耕莘 ”。
[徐教下第归]英奇
(1).才智特岀。《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评》:“ 吕布 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 宋 许顗 《彦周诗话》:“ 唐高宗 《御群臣宴赏双头牡丹》诗, 上官昭容 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计之必一英奇女子也。”《再生缘》第二回:“一到青春十五岁,天生的英奇瀟洒令人敬。”
(2).才智特出的人。 汉 边让 《章华台赋》:“举英奇於仄陋,拔髦秀於 蓬莱 。”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 岱山 饶灵异, 沂水 富英奇。”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诛逐偷惰,拔用英奇。”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英奇济济,更僕难终。”
(3).指优美杰出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孝标 《答刘之遴借类苑书》:“搦管联册,纂兹英奇。”
[徐教下第归]渡江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徐教下第归]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徐教下第归]制碑
撰作碑文。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亦犹文士製碑,序终而续以铭曰;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
宋代,释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