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怀古】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岁晚怀古]岁晚怀古原文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怯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岁晚怀古]诗词问答
问:岁晚怀古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岁晚怀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
[岁晚怀古]参考注释
[岁晚怀古]生岁
出生之年支。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 永 有某氏者……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
[岁晚怀古]田园
(1) 田地与园圃
(2) 农村;乡下
(3) 描绘或表现村民生活的,尤其是以理想化和习俗化的手法
田园诗
田园文学
[岁晚怀古]鲁叟
指 孔子 。 唐 李白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 荆 人泣美玉, 鲁 叟悲匏瓜。” 宋 苏轼 《夜渡海》诗:“空餘 鲁 叟乘桴意,粗识 轩辕 奏乐声。” 清 丘逢甲 《将之南洋留别亲友》诗之一:“要知吾道其南意, 鲁 叟先言海可浮。”
[岁晚怀古]遗书
(1)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书名)
(2) 死者临死前留下的书信
生前没有留下遗书
[岁晚怀古]讨论
就某事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
内阁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法律草案
[岁晚怀古]问讯
(1) 询问或打听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讯处
(2) 问候
彼此见礼问讯
(3) 僧尼跟人应酬时合十招呼。也叫[打问讯]
[岁晚怀古]桑麻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唐 孟浩然 《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塲圃,把酒话桑麻。”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岁晚怀古]按行
按次第成行列。《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李周翰 注:“言车骑各按次第以为行队。”
巡行,巡视。《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因过按行閲视皇太后旧时衣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臣輒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餘枚。”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虽未尝閲视形势,然而朝廷大臣亦未尝按行其地,不可便以都水官吏可信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野人饲蚕,必架庐林下,手把长竿,逐树按行,为之察阴阳,御鸟鼠。”
[岁晚怀古]松菊
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岁晚怀古]调笑
互相开玩笑;戏弄别人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辛延年《羽林郎》
[岁晚怀古]追寻
追踪查寻
茫茫人海,踪迹难追寻
[岁晚怀古]稚子
幼儿;小孩子
稚子绕膝
[岁晚怀古]欢呼
欢乐地喊叫
他作为英雄而受到欢呼
这场战争尚未正式结束,民众已在欢呼
[岁晚怀古]遥谢
(1).遥问。 晋 张翼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二:“遥谢晞玄畴,何为自矜洁。”
(2).在远处表示歉意。《水浒后传》第二三回:“ 康王 登坛受命,慟哭遥谢二帝,尊 钦宗 为 孝慈渊圣皇帝 。”
(3).在远处表示感谢的心意。 清 杨潮观 《西塞山渔翁封拜》:“只是圣德如天,其奈臣心如水。替我老朽,遥谢至尊。”
[岁晚怀古]载醪
携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 子云 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逯钦立 注:“载醪,载酒,抬酒送到。 丁 注:‘《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岁晚怀古]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宋代,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