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作者:李吕 朝代:宋代
[遣兴]遣兴原文
天净鸟飞远,路幽花自香。
春风吹草木,野水满池塘。
事去青山在,人閒白日长。
兴来搔白发,微意久难忘。
[遣兴]诗词问答
问:遣兴的作者是谁?答:李吕
问:遣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吕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吕
[遣兴]李吕遣兴 书法图
遣兴书法作品
[遣兴]参考注释
[遣兴]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遣兴]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遣兴]野水
(1).野外的水流。《管子·侈靡》:“今使﹝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韩愈 《宿神龟招李二十八冯十七》诗:“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鸦趁始飞。” 元 黄庚 《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诗:“篱落鷄欲栖,野水牛已渡。”
(2).指非经人工开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双鹤在洛下余西园多野水长松可以栖息遂以诗请之》:“且将临野水,莫闭在樊笼。”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建康贫者》:“内臣 张琪 果园中多荒秽,亦有野水。” 清 施闰章 《过湖北山家》诗:“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遣兴]池塘
(1) 蓄水的坑池,较小而浅
(2) 澡塘中的浴池
[遣兴]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遣兴]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遣兴]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遣兴]微意
(1).隐藏之意;精深之意。《后汉书·庞参传》:“拜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 到,先候之, 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主簿白以为倨。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如并侍左右,必能发起微意,增广徽猷者也。”《魏书·和跋传》:“ 毗 等解其微意,诈称使者,云奔 长安 追之不及。” 宋 苏轼 《杜处士传》:“子能详微意,知所激刺,亦无患子矣。”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今之衮衮诸公及其叭儿,盖亦深知 中国 已将卖絶,故在竭力别求卖国者以便归罪,如《汗血月刊》之以 明 亡归咎于东林,即其微意也。”
(2).微薄的心意。常用作谦词。 三国 魏 曹操 《与诸葛亮书》:“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宋 王安石 《精卫》诗:“帝子衔寃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哉?”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非常感谢 佐藤 先生,你遇到他时,祈代转此微意。”
[遣兴]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宋代,李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