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原文
欲向孤亭问草玄,菟裘犹在赤花边。
空林半入山樵道,曲径平分野犊眠。
槛外潮声翻夕照,篱前秋色散荒烟。
风流顿觉前修尽,徙倚楼头思悄然。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诗词问答
问: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参考注释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孤亭
孤立的亭子。 宋 梅尧臣 《会胜院沃洲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宋 朱熹 《再用韵题翠壁》:“孤亭一目尽天涯,俯瞰烟村八九家。” 金 元好问 《横波亭》诗:“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 元龙 百尺楼。”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草玄
指 汉 扬雄 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 哀帝 时, 丁 、 傅 、 董贤 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 雄 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草《玄》吾岂敢,赋或似 相如 。”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词:“孤负寻常 山简 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清 沉炯 《书怀》诗:“草《玄》字字翻成白,刻棘年年未类猴。”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菟裘
地名。在今 山东省 泗水县 。《左传·隐公十一年》:“ 羽父 请杀 桓公 ,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 菟裘 ,吾将老焉。”后因以称告老退隐的居处。 宋 陆游 《暮秋遣兴》诗:“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元 耶律楚材 《过燕京和陈秀玉韵》之四:“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谅无 郗嘉宾 ,为我谋菟裘。”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花边
(1) 手工艺品,编织或刺绣成各种花样的带子,通常用做衣服的镶边,也称花边
(2) 带花纹的边缘
瓶口上有一道花边
(3) 文字、图画的花纹边框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空林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 义公 习禪处,结构依空林。”
(2).木叶落尽的树林。 唐 章八元 《新安江行》:“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山樵
樵夫。 宋 米芾 《观音岩》诗:“鲍饵有时邀楚钓,海云常觉护山樵。” 清 顾炎武 《劳山歌》:“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曲径
曲折迂回的小路
沿着山间曲径,终于找到了那个猎户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平分
对等均分;对半分
平分土地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夕照
傍晚的阳光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前秋
去年秋天。 唐 薛能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诗:“池中水是前秋水,陌上风惊自古尘。” 唐 张乔 《游边感怀》诗之二:“夜来因得思乡梦,重读前秋转海书。”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六:“阿娘重见话遗徽,病骨前秋盼我归。”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色散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人另一种介质或者光线被衍射光栅反射时,不同颜色光线被分散开的现象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荒烟
弥漫的烟雾
荒烟蔓草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前修
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徙倚
徘徊;流连不去
独徒倚以仿徉。——《楚辞·哀时命》
徙倚久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同诸子过欧虞部蘧园水阁]悄然
(1) 忧愁地
悄然泪下
(2) 寂静地
悄然离去
明代,李孙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