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月楼】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问月楼]问月楼原文
东岭郁嵯峨,高楼出树科。
每因先见月,最爱俯临波。
弗计满和半,多供吟与哦。
如诚云致问,不离毕云何。
[问月楼]诗词问答
问:问月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问月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问月楼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问月楼]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
2. 应作去声读见月令
[问月楼]参考注释
[问月楼]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问月楼]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问月楼]出树
(1).走出门屏,借指出门。 唐 刘长卿 《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诗:“出树倚朱阑,吹鐃引上官。”
(2).高出树梢。 唐 王维 《游悟真寺》诗:“ 灞陵 纔出树, 渭水 欲连天。”
[问月楼]先见
预见;事前显露发生或其性质
乡下人对于下雪似乎更有先见
[问月楼]俯临
(1).居高临下。 唐 李中 《庐山》诗:“ 靖节 门遥对, 庾公 楼俯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琅邪秦碑》:“ 诸城 琅邪臺 秦 碑,石壁俯临海岸,高数十丈。”
(2).屈尊下临。 宋 王安石 《答交代张廷评启》:“更书始下,已倾自附之诚;赐问俯临,重荷相存之意。”
(3).下至。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帝渥俯临,舆情共庆。”
[问月楼]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问月楼]云何
(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面并无题字,不知宣传者于意云何。”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