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见孟侍郎】作者:释普岩 朝代:宋代
[送僧见孟侍郎]送僧见孟侍郎原文
三秋月冷半山云,来谒维摩必有因。
特见岭梅开一朵,也应知道不干春。
[送僧见孟侍郎]诗词问答
问:送僧见孟侍郎的作者是谁?答:释普岩
问:送僧见孟侍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普岩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普岩
[送僧见孟侍郎]释普岩送僧见孟侍郎 书法图
送僧见孟侍郎书法作品
[送僧见孟侍郎]参考注释
[送僧见孟侍郎]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个月
(3)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送僧见孟侍郎]半山
山腰
而半山居(停着)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送僧见孟侍郎]维摩
(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送僧见孟侍郎]有因
(1).有道行。《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 顾夫人 ﹞请了几个有因的道士,在 青城山 老君庙 里建醮,祈求仙方,保护少府回生。”
(2).有缘故。如: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送僧见孟侍郎]特见
独特的见解。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 平甫 乃躬难得之姿,负特见之能,自立於不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其特见卓论真可与 夷 齐 同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学规仪注》:“依章次问难,并发自己特见,务期昌明圣道,剖畅治理,有益身心学问。”
[送僧见孟侍郎]岭梅
指 大庾岭 上的梅花。 大庾岭 上梅花,古来有名。因 岭 南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诗:“秋雨漫湘竹,阴风过 岭 梅。” 宋 苏轼 《定风波》词:“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时时犹带 岭 梅香。”
[送僧见孟侍郎]知道
(1)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
(2) 认识道路
今得遣归,既不知道,不能独行,为我得一伴否?——晋· 干宝《搜神记》
(3)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知道了发生过的情况
[送僧见孟侍郎]不干
(1).无能,不称职。《金史·食货志四》:“上以为不干,杖七十,罢之。”
(2).不愿意承担某种任务。如:学校要 陆老师 教语文课,他不干。
宋代,释普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