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作者:黄公度 朝代:宋代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原文
亲舆昔侍角方总,使节今持鬓未苍。
竹马儿童半相识,分明遗爱在甘棠。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诗词问答
问:《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的作者是谁?答:黄公度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黄公度的名句有哪些?答:黄公度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书法图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书法作品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参考注释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亲舆
旧时奉亲乘坐的板舆。典出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以“亲舆”借指居官迎养其亲或致仕奉亲归田。 宋 张先 《天仙子·公择将行》词:“坐治 吴州 成乐土,詔卷风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使节
(1)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2) 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竹马
(1) 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
(2) 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相识
(1) 互相认识
素不相识
(2) 指彼此认识的人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遗爱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甘棠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张孝祥 《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灭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 ,近奉徵书入 建章 。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宋代,黄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