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作者:何吾驺 朝代:明代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原文
楚怀未尽又吴差,南北惊涛落日斜。
一上扁舟千万里,何须博望问仙槎。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诗词问答
问:《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何吾驺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吾驺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参考注释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楚怀
(1).指 战国 楚怀王 。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 殷 后乱天纪, 楚怀 亦已昏…… 比干 諫而死, 屈平 窜 湘 源。” 唐 白居易 《偶然》诗之一:“ 楚怀 邪乱 灵均 直,放弃合宜何惻惻!”
(2).谓对 楚国 的怀念。借指怀乡之情。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 楚 怀奏 钟仪 , 越 吟比 庄舃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参见“ 楚奏 ”。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惊涛
令人惊恐的波涛
惊涛拍岸。——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落日
夕阳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一上
(1).谓一次登临。 南朝 梁 何逊 《拟古三首联句》之一:“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悵。”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诗之一:“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唐 皮日休 《吴中言情寄鲁望》诗:“古来傖父爱 吴 乡,一上 胥臺 不可忘。”
(2).犹言一层、一重。 宋 邵雍 《寒夜吟》:“天加一上寒,我添一重被。”
(3).犹言一番。《朱子语类》卷八:“学者做工夫,当忘寝食做一上,使得些入处,自后方滋味接续。”
(4).犹一下子,表示时间的短暂。《水浒传》第三九回:“ 戴宗 正饥又渴,一上把酒和豆腐都喫了。”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博望
(1).古山名。即今 安徽 当涂 西南 东梁山 ,与 和县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 天门山 。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 牛头 ,託远图於 博望 。” 李善 注:“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双闕。”
(2).苑名。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 博望 ,献赋 清漳 。”详“ 博望苑 ”。
(3). 汉 张骞 的封号。《汉书·张骞传》:“ 騫 以校尉从大将军击 匈奴 ,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 騫 为 博望侯 。” 明 刘基 《题陈大初画扇》诗之二:“争似乘槎随 博望 ,玉绳光裹看山河。”参见“ 博望槎 ”。
[余庚辰午日尝有江上吟四首梁未央见而喜之辛巳夏午偕未央荡舟江上亦各有感焉归作七言绝句八首示予其七]仙槎
亦作“僊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词:“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 明 方孝孺 《万里图》诗:“僊槎二月出 龙门 ,万里春风掉晴雪。”《随园诗话》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客中秋思》诗:“销魂何处盼仙槎?客髩逢秋白更加。”《太平广记》卷四○五引《洞天集》:“ 严遵 仙槎,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长五十餘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蠧。 李德裕 截细枝尺餘,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復来。 广明 以来失之,槎亦飞去。” 唐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若见 君平 须借问,仙槎一去几时来?” 明 刘基 《怨王孙》词:“红尘目迥,河汉应有仙槎待还家。”后亦借称行人所乘之舟。
何吾驺,明代